纯中医思维这些古中医大家治病语录 http://www.ciyuzhengchong.com/zzpy/6675.html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或腰椎间盘髓核脱出症,系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以后,因某种原因导致纤维环部分或完全破裂,连同髓核一并向外膨出,压迫神经根和脊髓而引起腰痛和一系列神经症状。本病主要由于椎间盘本身发生退行性变,加上某种外因如外伤、慢性劳损以及感受寒湿等因素综合作用所致。主要表现为腰痛及下肢放射性神经痛,或呈轻微钝痛,或呈急骤锐利的刺痛样,休息后可缓解,活动时加重,弯腰、下蹲、举物、咳嗽、喷嚏及大便用力均可加重。并可见感觉及运动异常,患者常有主观麻木感,局限于小腿外侧、足背、足跟或足跖。本病多见于20~40岁男性青壮年人,男女比例约10~30∶1,发病部位以腰4、5椎间最多,腰5骶1次之,腰3、4较少。
了解椎间盘的构造与功能
1、构造
正常人体的椎间盘共二十三个(第1、2颈椎间无椎间盘),位于两个相邻的椎体之间,保持着椎体间的互相分离,避免骨与骨之间的磨擦和冲撞。椎间盘由纤维环、软骨板、髓核3部分组成,是一个富有弹性的软垫,在充沛时期约占脊柱全长的四分之一。
软骨板:由玻璃阳透明软骨构成,在椎体上、下面各1个,构成椎间盘的上、下部分,与椎体紧密相连。幼年时期,软骨板较厚,至周缘的骺环完全骨化与椎体融合在一起时,则软骨板变薄,且凹陷于骺环之中。软骨板的边缘以纤维固定骺环之上。
纤维环:为坚韧的纤维软骨组织,呈向心性分层排列。各层纤维呈三十度到六十度的交角,斜形连接于相邻上、下两椎体缘,呈格子状。由于纤维环的环绕,将髓核固缩于中央。纤维环的外围不仅和上下骺环连接紧密,而且与前、后纵韧带相互愈着。
髓核:由富于弹性而又柔软的浆状灰白色半固体物质构成,位于软骨板和纤维中央。髓核本身有很大的张力,无一定形态,可随着脊柱的运动而变形。早期,髓核的含水量约为百分之八十,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水分含量逐渐减少,成人的髓核与纤维环之间无明显的分界,到了老年椎间盘完全变成象粥团样的一个肿块。由于椎间盘的萎缩,胸段脊柱的后凸明显加大,形成驼背,脊柱长度缩短,身体明显变矮。
椎间盘: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大致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按年龄可分为三期:一到二十岁为生长发育期;二十到三十岁为发育成熟期;三十岁以后为退变期。完全成熟的椎间盘,其软骨板较薄,嵌于椎体的上、下面骺环以内;纤维环的张力大而有弹性。椎间盘借助于软骨板的渗透作用与椎体进行液体交换,以维持其新陈代谢。
2、功能
(1)连接脊柱、产生运动 脊柱的椎体之间是靠椎间盘相连接。其运动与椎间盘的功能有关。在脊柱的各种运动中,椎间盘不仅变形,而且向运动的相反方向凸出。由于椎间盘的存在,使脊柱具有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多种运动功能。
(2)负重 当负重时,椎间盘依赖髓核的弹性、纤维环的张力和软骨板的变形来适应。这些组织健全时,能承受相当大的压力而不受损害。根据人体试验测定,当在肌肉松弛状态下平卧时,腰部髓核压力约为十二千克或略高。在直立时,压力为十二千克加其平面以上体重的总和,即约为四十五到六十千克。当脊柱运动时,髓核可做为杠杆作用之支点,所受压力更高;由前屈自然伸直时,压力可增加百分之三十到五十。做剧烈活动或搬取重物时,其压力一时可增至数百千克。尸体脊柱椎间盘测定证明,正常髓核能承受三百千克的压力而不破裂,即每平方厘米可负重约六十千克。这些重力的作用主要是由上而下的垂直压力,使椎间盘组织向周围扩(散)展,当压力解除后,由于其自身的弹性和张力而复原。
(3)吸收震荡、保护中枢神经 由于椎间盘的存在,避免了椎体之间的直接磨擦和冲撞,人们在日常活动、劳动或生活中,不断由外界传入人体内的震动、冲击力作用于脊柱时,椎间盘就象弹簧和橡皮垫一样起到了缓冲外力吸收震荡、保护中枢神经的作用,而不使机体造成损害。
本病多归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肾气不足,外受风寒湿邪而致。故治宜补肾气,强筋骨,活气血,止痹痛为主。
艾灸高效灸法:
主穴:阿是穴(压痛点)、八髎、秩边、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昆仑。
配穴:肾俞、腰阳关、环跳、承扶、委中、承山、绝骨、足临泣、神阙。
1、三七猪脚筋汤
猪脚筋克、精瘦肉50克体沸水,捞入沙锅,加三七15克(打碎)。大枣4个、水共煎沸后改小火煮1-2小时。饮汤吃肉,1剂/日。
功能:活血定痛,强筋壮骨。猪脚具有补充蛋白质的作用,可以活血补气,适合腰酸背痛的病人。
2、三七母鸡汤
三七10克,母鸡1只。将母鸡拔毛去杂洗净后,将三七放于鸡肚子中,加水放锅中煲煮2小时候后调味即可食用。每周一次。
功能:活血、化瘀、镇痛。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属气虚血瘀型。
3、杜仲核桃猪腰汤
猪肾(猪腰)1对切片,大枣2个去核,与杜仲10克、核桃肉20克、生姜2片、米酒3毫升。同入炖盅,加水共煎沸后改小火炖1小时。饮汤吃肉,每日1剂。
功能:益气补肾,壮腰助阳,主治肾气不足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