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立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4659317.html援外医生日记
年12月2日晚8点,第十三批援莱医疗队全体队员正在营地进行每周的例会,接近尾声,医疗队队长麻醉医师李进的手机响了,队长一边重复内容一边回复:华商、抢劫、刀伤、这样呀,医院我们马上到……
来不及听完电话,我(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医疗队副队长)和刘志刚医师(骨科副主任医师)立即起身换好工作服。这时受伤的华商夫妇已被送到营地门口,丈夫右上臂三处刀伤,伤口不深,妻子伤势严重,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头部、肩部及右胸部多处刀伤,特别是胸部伤口大量搏动性出血。我们立即判断:血气胸可能。
带着病医院急诊部,值班医生正在处理同一事件中受伤的保安。我们三人立即进行分工协作,建立静脉通道、监护、呼叫护士准备抢救用品,(医院X光机坏了几个月了,拍不了胸片),只能靠听诊器判断外伤性血气胸,需要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
这原本是急诊或胸外科医师做的操作,但医疗队没有胸外科医生,医院也都是全科医生。现在情况紧急,曾经接受过创伤救治培训的队长,沉着应对,找到一个小刀片,一把血管钳,简单消*,迅速完成操作,噗的一声,一股高压气伴随约ml积血从胸腔被引出,同时我和刘医生进行胸部伤口缝合,队长继续监护病人的生命体征及引流情况,我们处理头部及肩部伤口。
观察一小时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引流量没有增加,血常规提示轻度贫血。医院基本检查设备缺乏,后续的检查和治疗得不到保障,医院沟通后,队长带着刘医生和翻译赵诗惟随救护医院继续治疗。5天后病人痊愈出院,给我们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这就是我们的队长麻醉医师李进,不仅有高超的技术,还有高度的责任心。
患者送给医疗队的感谢信和锦旗
年10月下旬,医疗队初到医院开展工作时,我们发现这里需要做手术的病人很多,但医院条件有限,X光机坏了,检验科查不了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源紧张,大手术需要全麻,但用于全麻的药物种类少且原始。每当我们一起讨论手术要不要在这儿做时,虽然因为语言原因我们不能很好与病人沟通,但病人那种信任和期盼的眼神,让你无法拒绝。而队长总是说,没关系只要你们认为手术条件具备,就大胆做,麻醉我想办法,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交给我来监护。
在他的支持下,我们很快就在简陋的条件下开展了有严重合并症的剖宫产手术、巨大粘膜下子宫肌瘤的剔除术,多发性巨大子宫肌瘤的子宫全切术,以及骨科开放性手术(股骨干内固定)等。
央视对我们为艾滋病患者做剖宫产的报道
这些手术对麻醉都有很高的要求,加上病人的基础疾病的不可预知,手术过程都伴随着极高的风险,而我们的手术病人都治愈出院了。队长经常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到这里来的使命,正是这里缺医少药才需要我们,也是这里落后的医疗状况才能凸显医疗队援助的意义,我们要尽自己所能为驻地人民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完成好国家要给我们的任务。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手术室只要有需要他随叫随到,当地医生做不了的麻醉,大手术的麻醉或抢救病人的现场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他不仅以自己精湛的技术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作为队长他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