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开放性外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用了几十年的创可贴,你可能一直都用错了 [复制链接]

1#

一切伤口皆可用创可贴?醒醒……

作者

卓正外科骆毅来源

卓正科普HealthExpress(D-HealthExpress)创可贴是家庭急救小药箱中的常备物品,可你真的能正确使用么?之所以有这么一问,是因为最近在门诊看到一个患者,因为外伤,胳膊上被割了一道好几厘米长的伤口,家人帮他用创可贴给贴了起来(见下方示意图)。嗯……你觉得这样的处理可行么?这样吧,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各类常见小伤口的居家处理方式,这里先出个小考题。

01

测试时间

以下伤口对应的最佳处理方式是:

选项

A.碘伏消*后使用创可贴B.外科清创缝合C.氯己定消*后伤口敞开,不用包扎D.氯己定消*后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创面,外面再盖上普通纱布E.碘伏消*后使用免缝帖

图1.擦刮伤

图2.浅表割裂伤

图3.宠物抓伤

图4.较深的割裂伤

答案在文末,心急的同学可以直接下拉文章查看。02请正确使用创可贴回到前面说的创可贴,实际生活中,很多人总是觉得创可贴“可贴万物”。只要是外伤,用创可贴贴一下准没错。可事实真的如此么?我们先来看一下创可贴的“解剖结构”:

一块自粘胶布,中间加上一块药棉。

胶布提供附着和固定伤口周围皮肤的作用,而中间的药棉则是采用可以吸收渗液的材料制成,以吸附伤口处的可能分泌物。

(某品牌创可贴宣传图案)

同时,之所以称为“药棉”,是因为这一块吸附材料往往是预先表面添加过药物的:最常使用的药物成分就是诸如苯扎氯铵这样的消*杀菌剂(比如经典的邦迪创可贴),还有像云南白药创可贴这样使用中成药的。

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创可贴,它们的本质没有变,都是把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药棉给糊在伤口上,从而起到“止血、消炎、愈创”的作用。上面说的“止血、消炎、愈创”是从创可贴产品说明书上抄来的功效,道理上是没错,但是请注意,后面还跟着“适用于切口整齐、清洁、表浅、创口较小且无需缝合的外伤”。对的,伏笔在这里呢:·如果伤口持续出血,则不可以使用创可贴!

创可贴的药棉虽说有一定的吸附液体功能,但是非常有限,超过5毫升的鲜血包管就让它彻底浸透滴下来。

这时候你需要先用纱布、棉球等吸附能力更强的敷料来压迫止血,如果能止血才可以考虑用创可贴。

·伤口如果已经出现了感染或者高度可能出现继发感染,那也不可以使用创可贴!

前者是诸如各种皮肤疖肿类型的伤口,已经产生了肉眼可见的脓性分泌物或者至少是明显的红肿;后者则是伤口有严重污染的情况(大量异物侵入了伤口)、动物咬抓伤、小而深的穿刺伤、烧烫伤等等。

在这两种情况下,如果还使用创可贴,只会让原本的伤口雪上加霜,感染加重,所以切记不可以使用。

·伤口如果较长较深,或是形状不规则,同样也不可以使用创可贴!

一般说来,如果伤口深度超过了表皮层,进入了真皮层甚至皮下组织,长度超过了1cm,那么就需要专门的外科处理来帮助伤口边缘皮肤的对合,从而保证愈合、减少瘢痕。

具体的方法有传统的外科缝合、免缝贴、生物胶、皮肤钉等几种(详情请参考我们的系列科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