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价钱 http://pf.39.net/bdfyy/bdflx/140823/4454953.html近日,广东中山一位市民吴伯出海捕鱼,在取鱼的时候,右手不小心被鱼刺刺伤,自我感觉没什么事,就没太在意。但仅用了半天的工夫,吴伯右手就出现了红肿和剧烈疼痛。医院就诊时,吴伯已经出现昏迷,被医院,经过两次手术才恢复稳定,转入普通病房继续进行治疗。
海鲜刺伤的小小的伤口为什么会发生休克呢
入院时,吴伯被确诊为致死率快、致残率高的“伤后感染伴感染性休克”,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为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显微创伤骨科医生为吴伯开展了伤口切开脓肿引流术+负压引流术。术后,吴伯被转入重症监护室,因为右前臂感染面积大、循环差,组织缺血缺氧严重,右前臂组织继续发生坏死,进行了第二次手术。经历了抢救、血液净化、升级抗生素加强抗感染治疗,吴伯在重症监护室治疗了8天后,全身情况才稳定,才转回普通病房继续治疗。感染得到控制,坏死组织清除后的右手创面,待进一步创面修复治疗。
此类问题在现今生活条件下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被海(河)鲜扎伤的经历,这样的消息令不少爱吃海鲜的市民心惊胆战,之前也是一位广东的吴先生在购买海鲜鲈鱼的时候不小心被刺伤,马上流血了,吴先生当场将手指的血挤了很多出来,不痛就以为没事了。到了当天晚间,手指头发黑很痛,人又发烧发冷,后来被送到ICU进行治疗。医生判断有可能是特殊的细菌感染,标本的化验结果是海洋弧菌感染。入院的第二天,医生果断给他做了一个中指的截肢手术,把整个中指都切掉了,切掉以后同时在ICU里面进行血透,全身抗感染,还专门采购了一些特殊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而在吴先生住院治疗之前,该医院也有两例海洋创伤弧菌感染病例,前两例患者都没有挽回生命。
只是被海鲜扎一下为什么会有生命危险呢
主要两位患者在扎伤的时均因此感染了一种叫“海洋创伤弧菌”的细菌。若不及时处理,不仅会出现局部的感染,甚至会造成死亡,这种细菌患者死亡率非常高。有研究发现,75%感染海洋创伤弧菌的患者在入院48小时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海洋创伤弧菌”只在海水中存活,不寄生在河鲜上。如果不小心被感染这种细菌的鱼类、贝类、虾类、鱼钩等刺伤,或者本身有伤口,接触了带菌的海鲜都可能会导致感染。
怎样预防“海洋创伤弧菌”感染呢?
有关医疗人员表示,预防是关键,在处理海鲜时,最好戴上手套,以防创伤弧菌感染。再此医学专家提示,创伤弧菌遇60℃以上的高温即可被杀灭,而在环境污染严重的今天,海洋赤潮的出现也给海产品带来了诸多人类未知的细菌,因此建议平时尽量不要生吃海产品,加强卫生意识,不吃不洁食物,不喝生水,尤其是肝病患者。有皮肤黏膜破损或外伤者尽量避免接触海水,在捕捉或宰杀海鲜的过程中,记得做好防护措施,防止扎伤。
据专家介绍,海洋细菌致病力很强,人感染海洋致病细菌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皮肤伤口感染,;二是通过食用含有海洋细菌的海产品而感染,如生蚝、蚌类、生鱼片、螃蟹等。海洋细菌之所以致病力很强是它们可以产生许多*素,如溶血素、热稳定肠*素等。而溶血素是病原弧菌中分布最为广泛的*素之一,以海洋弧菌为例,若细菌从伤口侵入,12小时内就可发病。先是皮肤伤口红肿、发紫、疼痛、出现水泡,随即形成坏死性筋膜炎、蜂窝组织炎而溃烂,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败血症、感染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专家建议,免疫力低下的高危人群尽量少去海边,如果身上有伤口,最好不要接触海水,免得被感染。
发生被海鲜刺伤该如何处理?
被海鲜刺伤的患者要及时用酒精或碘伏清洗消*,在伤口未愈合前不能碰水,不要以为伤口小或者没出血而觉得没事。如果到海边游玩接触海水、进食海鲜、被海产品或海中的尖锐石头刺伤,出现皮肤红、肿、热、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也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详细情况,方便医生有效判断诊治。
总之美味虽好,烹食过程中需要做好自我防护,避免不必要的伤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