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华炜杨茜盛锐通讯员章飞燕严一婷文/摄
8月9日下午2点,“危险,走开”第一次走进淳安,把这堂暑期安全课带给淳安的孩子和家长们。
在千岛湖派出所,钱报记者华炜首先分享了淳安女孩章子欣的故事,这个发生在淳安当地、让很多人异常痛心的事件,给了在场的孩子和家长很大的触动。
来自淳安县公安局水警大队民警胡原,原本是一名职业游泳运动员,他给孩子们带来了防溺水的讲座,来自省红十字会的一级救护培训师程瑛,则手把手教孩子们如何进行头部包扎。
1】踊跃“举报”家长一幕再现课堂,家长拿出手机拍下教程
在钱江晚报记者华炜的分享中,每次到“举报爸妈是否留自己一个人在家”的环节时,现场的小朋友都格外活跃,郑子丞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个。
“只有偶尔买菜的时候才会放他一个人在家。”面对儿子的“举报”,徐女士笑了笑,“小区里有发生过溺水的事情,我们对儿子安全教育也格外重视。像一个人下水这种事,他绝对是不会做的。”
“你们谁游泳比较好啊?”课间休息,记者对着一帮小朋友问。
“我会,舅妈经常带我去游泳池的。”11岁的余诗茵举起手,“我爸爸还带我去过千岛湖里,当然仅限于浅水区。游的时候舅妈或者爸爸都会陪着我的。现在我都能游一个来回了。”
“淳安靠水,学习游泳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吴女士对记者说,她儿子今年7岁,去年就开始安排他去学游泳了。
吴女士和爱人工作相对都比较忙,但“就算在忙,我们也要至少有一人陪着儿子。经常晚上我们都有工作,就排个班轮流陪儿子。”
“会游泳的小朋友举个手。”
现场十多名小朋友举起了手。
“能游超过50米的请举手。”
一下子只剩下了两只小手。
“能游超过米的请举手。”
这下,面对胡原警官的提问,现在没有一个小朋友举手了。
“所以小朋友们,千万不要觉得自己会游泳就把安全给忘了,今天在座的小朋友们没有一个人能一口气游米以上,遇到突发情况时,你们是没有能力自救的,而且一紧张,还容易抽筋,就会更加危险。”
作为曾经职业游泳运动员,胡警官现场教孩子们如何使用救生绳等,不少家长拿出手机全程把救生教程录了下来。
2】现场教学头部包扎,孩子家长踊跃当志愿者
意外的发生,总是让人措手不及。但是拥有处理意外的能力,有时候也许就能救人一命。
“全球每年约有多万人因道路交通事故丧生,在浙江,这个数据也不小。”浙江省红十字会一级救护培训师程瑛在急救小课上首先亮出这样的数据。
现场的孩子们都唏嘘不已。如今,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汽车,而又不可避免地走在路上。当看到有人受伤,该怎么办?
程瑛说,脑外伤死亡率是最高的,那么就来学习一堂头部包扎课。
现场一名爸爸自愿当志愿者,双手捂头,假装很痛苦。程瑛先拿出一块纱布:“取纱布一定要捏住单面,以免手上的细菌把盖住伤口的那一面给污染了。”她将纱布按在“伤口”上,并指挥“伤员”自己按住,程瑛腾出手来拿了一块三角巾,“妈妈的围巾也可以。”
三下五除二,程瑛用三角巾将“伤员”的头部包扎起来,不忘调侃:“看!像不像要下地去干活的打扮?”孩子们集体大笑。
程瑛对于包扎,还有自己的小口诀:压住眉毛向后拉,脑勺下面打交叉,健侧额头把结打,露出耳朵塞尾巴。
在操作环节,孩子们和家长都很想试试,程瑛手把手地教,确保每个孩子和家长都有所收获。
程瑛还纠正了一个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流鼻血怎么办?
“我看已经有小朋友把头仰起来了,看来每次流鼻血,都是举手、仰头、波冷水、塞纸巾吧。其实这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这么做。”程瑛示范,“低头,轻轻往前倾,捏牢鼻子5到10分钟就可以止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