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开放性外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7厘米长的针灸针断在体内
TUhjnbcbe - 2023/3/26 19:58:00

本文转自:常州日报

本报讯(汤怡晨七轩)五十多岁的王女士背部皮肤瘢痕组织发炎,奇痒难忍,寝食难安,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特别是到了晚上,连觉都睡不好。为了止痒,她决定采用“以*攻*”的方法,通过疼痛刺激来减少瘙痒带来的痛苦。于是,她买来针灸针,手指捏着针头从背部发炎处刺入,刺痛带来的感觉减轻了瘙痒的程度,王女士顿时舒服了很多,可没成想,针灸针断在了体内,取不出来。无奈之下,她只能来到市七院急诊科寻求帮助。

“接诊患者后,了解了具体的情况,我就开始尝试取出这根针灸针,但是患者针插入的皮肤处瘢痕问题较为严重,光靠肉眼完全找不到进针的部位,更无法准确判断断针的具体位置,初次尝试以失败告终。接着,为患者进行了拍片检查。”当天急诊值班的骨科医师俞明晨说。通过读片,针的位置有了初步的判断,其位于后背肩胛骨冈下窝处。俞明晨开始第二次取针,由于针本身太细,再各个角度尝试寻找之后,针的断端仍未找到,第二次尝试失败。

“正好当天影像科石主任值班,我向她寻求帮助,看看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帮助我取出针灸针。”俞明晨的第三次取针尝试在透视机的协助下进行。虽然透视机具有动态实时显像的优点,但透视机对于针在体内的深度、角度反映的仍不是很精准,影响了他对断针距离测量的准确度,这次尝试仍以失败告终。

一根小小的针灸针,断入体内的位置、角度刁钻,加上患者皮肤瘢痕问题,为顺利取出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需要医生付出耐心、细心,以及多次失败后仍不断尝试的勇气。

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俞明晨并不气馁,再次和影像科主任石芳商量后,决定为患者拍摄CT影像。“通过CT,可以实现拍摄部位的三维重建,通过三维立体的方式,医生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断针在患者体内的具体位置、角度、深度等等。”石芳说。通过三维重建,断针的位置有了明确的判断:其从肩胛冈处斜刺入体内,位于肩胛骨冈下窝、肩胛骨表面,深入肌肉。有了详细的三维影像,俞明晨做好标记,开始尝试第四次操作取针。有了精确的定位,手术过程也变得顺利,他终于从切口处找到了针的断端,并顺利将其取出,在进行伤口消*处理后,患者当晚即返回家中。

温馨提示:瘙痒长期以来都是瘢痕的常见并发症,可见于外伤、烧烫伤、皮肤炎症后,甚至是手术缝合部位。对于成人而言,个体之间瘢痕瘙痒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损伤类型、损伤面积、伤口闭合时间、皮肤水分含量和早期压力治疗等。瘙痒具有时间性,多发于下午及夜间;且和环境因素息息相关,在干燥、温热环境或疲劳情况下瘙痒可明显加重,相反的,优质睡眠、冷水及寒冷环境都有一定缓解作用。碰到此类问题,切勿私自采取外用针刺手段缓解瘙痒症状,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治及指导。

1
查看完整版本: 7厘米长的针灸针断在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