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问题已经成为了家长的头等大事,相信很多家长都非常的尽心尽力地想把宝宝照顾得很好。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虽说把宝宝照顾得很好,但也总是会有各种小毛病找上门来。当宝宝鼻子出血、出现倒睫以及患上喉炎的时候该如何处理呢,平常该怎么预防呢?今天不妨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宜知小儿鼻出血的处理
据统计,小儿鼻出血在春季发生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季节。这主要是因为春季天地阳气上升,宝宝体内阳气也随之急剧升发,血随气涌,上冲鼻咽而易出血;气候变暖,宝宝突然获得室外活动的机会,特别兴奋,在忘乎所以之时易造成鼻外伤出血;入春转暖,空气的温度增加而湿度降低,使冬天过久收缩的鼻腔血管扩张,鼻内产生干燥、发痒等不适感,稍一抠挖,即会出血;春天是流感、麻疹、猩红热等热性病的流行期,发烧之后可继发鼻腔及鼻窦感染,造成鼻出血。
由于春天婴幼儿易发生鼻出血,所以家长应控制孩子的剧烈活动,避免鼻外伤;如果有春季鼻出血史者,可以服用银花、菊花、麦冬、生地水煎液口服以预防。如果发生鼻出血,应该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医院进行诊治。一旦婴幼儿出现鼻出血,根据出血量的大小,采取指压止血法或者压迫填塞法进行急救。
(1)指压止血法
如出血量小,可让病儿坐下,用拇指和食指紧紧地压住病儿的两侧鼻翼,压向鼻中隔部,暂让病儿用嘴呼吸,同时在病儿前额部敷以冷水毛巾,一般压迫5~10分钟,出血即可止住。
(2)压迫填塞法
如果出血量大,或用上法不能止住出血时,可采用压迫填塞的方法止血。用脱脂棉捲成如鼻孔粗细的条状,向鼻腔充填。不要松松填压,因为充填太松,达不到止血的目的。
宝宝患上喉炎宜及时治疗
喉炎在幼儿较为常见,除了气候变化的原因外,喉炎的发病与幼儿的咽喉生理解剖特点也有一定关系。幼儿的喉咙与成年人相比,喉腔狭窄细长,上粗下窄呈现倒金字塔形,以后则呈现圆柱形;宝宝喉部的软骨比较柔软,声带和黏膜十分薄弱,且布满血管和淋巴组织;黏膜下的组织较为松弛,保护性差,抵抗力弱,轻微的炎症就可以引起感染,导致咽喉水肿而产生狭窄;咳嗽是一种身体的保护反应,但宝宝咳嗽的反射保护功能比较差,分泌物不容易被咳出。
所以宝宝有痰时常不懂把痰咳出来,时间长了就会咽下去。另外,宝宝喉部的神经敏感性高,对外界刺激比较敏感,受到刺激后很容易引发喉痉挛,甚至引起喉梗阻。急性喉炎对宝宝的危害很大,严重时会导致喉梗阻。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因喉梗阻导致患儿死亡。因此,宝宝患上急性喉炎医院治疗。
宝宝倒睫宜知
正常的睫毛对眼球具有保护作用,它可以阻挡风沙、灰尘对眼球的侵袭,但如果睫毛内倒,医学上称为「倒睫」,会对角膜有危害性,还可以引起视力下降。
宝宝倒睫的原因:
A、宝宝长有一张圆圆的娃娃脸,两颊部很丰满,鼻根部扁平,眼间距宽,使有些宝宝的下眼睑皮肤内捲,眼睑毛向眼球方向生长,形成倒睫。
B、宝宝患结膜炎,哭闹或用手揉眼睛时,引起眼睑痉挛,也会形成倒睫。
宝宝倒睫主要发生在下睑内侧。由于宝宝的睫毛比较柔软,对鱼膜损害不太大,轻度的下睑内翻,会随年龄的增长、面部的发育逐渐自愈,而只有一小部分是真正需要手术治疗的,但也要等到两岁以后请眼科医生诊治。
以上就是关于宝宝日常会遇到的一些情况以及处理方法,有不同看法的小伙伴欢迎在下方留言互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