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屋即将落成的喜悦前夕,准备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不幸的是,在这一天到来之前的短暂时刻,我的右脚却在一次意外中受伤了。那是在我试图抬起一块沉甸甸的花岗岩石条时,不慎造成的伤害。尽管石条已经被我们稳稳地抬到了目的地,正准备卸下时,由于绳索的束缚未能及时解脱,石条突然重重地压在了我的右脚背上。那一刻,痛楚如电流般传遍我的全身。然而,我深知工程的进度不能因我个人的伤痛而停滞,于是我强忍疼痛,悄然离开了工地,独自一人,一瘸一拐地走向干娘家。干娘家位于距离我新建房屋仅二百来米的青山陶瓷厂内。我与干娘家的阿六,既是兄弟情深,又是知己好友,因此这段时间我一直借住在阿六的房间。当我抵达干娘家时,右脚已经肿胀得又紫又肿,感觉僵冷异常,胀痛得难以忍受,踝关节的活动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我翻开了《农村医师手册》,手册上明确指出,对于这种情况,应该用冷水浸泡,以防止损伤处组织的毛细血管继续出血。然而,我又想起了中医针灸的理论。按照这一理论,我的症状是因为气血不畅通,导致“不通则痛”。尽管现代医学能够解释组织毛细血管出血的现象,但古代医学家却无从知晓。他们认为,在损伤处组织气血不畅通的情况下,用冷水浸泡反而可能引发“寒湿痹痛”,这无疑是对我伤害的雪上加霜。面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法,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相信,每一个现代中医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都会遭遇类似的困境,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治疗方法的选择与斗争。而我,作为一名初学者,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抉择。
经过五个多小时的漫长等待,艾条的烟雾在房间里缭绕,仿佛形成了一片云山雾海。总共用了二十根艾条,中西医学在这个具体病症上的诊治观点在我心中交织,让我这个初学者感到困惑。然而,我深知选择治疗方法并非简单的是非判断,而是基于医学观点和立场的决策。作为一名中医针灸的学者,我坚信中医的智慧和疗效。我以“不通则痛”、“不通则淤”、“不通则胀”、“阴盛则寒”的中医理念来审视自己的伤痛。为了验证艾条熏灸的疗效,我决定亲自尝试。阿六点燃了两支艾条,小心翼翼地在我胀痛的部位进行熏灸。他一边操作,一边关切地询问我的感受。干娘送来了茶水与点心,让我稍微缓解了疲劳和伤痛带来的不安。然而,胀痛僵冷的感觉依旧存在。阿六坚持给我熏灸了一个多小时,四条艾条已经燃尽,我的右脚胀痛才终于有了一丝松动。晚餐时分,他请来了另一个人替我继续熏灸。由于疼痛有所缓和,我开始感到一丝朦胧的睡意,渐渐陷入了沉睡。据阿六后来告诉我,他和另一个人轮流为我熏灸,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多钟。看到我睡得深沉香甜,脸上没有一丝苦痛的表情,他们才放心地停止了熏灸。整个治疗过程持续了五个多小时,用了二十根艾条,房间里弥漫着艾草的香气。第二天早晨,我在沉睡中醒来,阳光已经洒满了房间。我惊讶地发现,右脚竟然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我试着转动右脚,前后左右上下都没有任何障碍,这简直不可思议。我兴奋地跳了起来,右脚已经完全不痛了。我迫不及待地跑下楼,大声呼喊着:“我好了!我好了!”艾条熏灸治疗未开放性外伤的神奇疗效在我自己身上得到了验证。从那时起,我的右脚活动自如,安然无恙。多年来,我也用这种方法治愈和减轻了不少类似病人的伤痛,这一疗法成为了我临床实践的得力助手,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各种挑战。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