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67岁的蔡伯(化名)因清理海蟹时不小心被夹到了手指,感染上海洋创伤弧菌,出现持续高热甚至有休克症状,被送进ICU治疗。但因病情进展迅速,蔡伯最后只能截指“保命”。目前,蔡伯伤口愈合良好,已顺利出院。
老伯煮海蟹被扎伤
拇指肿痛持续高热
67岁蔡伯(化名)患有糖尿病和痛风,但是身体还算硬朗,偶尔会吃点海鲜解馋。近日,在家里清理海蟹时不小心被夹到了右手拇指,由于伤口不大,没有放在心上。
当天晚上,蔡伯拇指出现胀痛不适、发烧。第二天,拇指末端颜色发暗,疼痛加重,体温达到39℃。
医院就诊,打了抗生素没有好转,甚至出现乏力、胸闷、心慌、出冷汗等症状,手指也愈发胀痛,于是医院急诊。
由于持续高烧,蔡伯被送到发热门诊。接诊医生觉察到蔡伯有休克的征象,病情危急,立刻安排他抽血、核酸检测,同时联系骨科会诊。医生们结合蔡伯手指变黑的情况,判断可能是海洋创伤弧菌感染。
病情进展迅速
最终只能截指保命
蔡伯入院后,医生给他做抗感染、补液、抗休克治疗。当天下午5点多,他拇指胀痛难忍,拇指末端变黑,右手红肿,考虑是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医生立刻在局麻下为他做右拇指远节切开减压清创术。
晚上22点多,蔡伯出现意识不清,烦躁加重,右上肢红肿扩散至上臂,转ICU治疗。
在ICU病房,医生继续为蔡伯进行治疗,并留取拇指伤口渗液行宏基因测序。第二天,蔡伯右手拇指末端完全变黑,无血运,手掌、前壁出现张力性水泡,皮下瘀斑,医生又施行了拇指、大鱼际、手背、前臂切开减压清创术。
术后,蔡伯手部及前壁肿胀缓解,但第三天精神开始变差,言语混乱,不仅右手拇指远端变黑、干瘪,并伴有臭味,右上臂、肩部明显红肿。只能施行右拇指截指术。
手术当晚,基因测序结果出来了,蔡伯是感染了海洋创伤弧菌!
在医护人员的悉心救治和密切监护下,蔡伯伤口愈合良好,顺利出院了。出院后,蔡伯和家人送上锦旗,向医护人员致谢。
这几类人是高危人群
一旦感染病情或很凶险
专家介绍,海洋创伤弧菌是海鲜体内外的一种常见海洋弧形细菌中的一种。这种细菌可从蛤蜊、螃蟹、贝壳及鱼虾等类海产品中检出。患有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衰、肝病以及长期酗酒或服用免疫抑制剂药物等高危人群,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相对低下,一旦受感染,皮肤可能很快便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
而当海洋创伤弧菌及其坏死组织释放出的强烈毒素大量进入到血液中就更为凶险了,不但可引发高热、败血症和中毒性休克,救治不及时还可能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远离海洋创伤弧菌感染
专家提醒要注意这些要点:
1.有皮肤或口腔伤口者,特别是抗病能力相对低下的易感人群,应避免下海游泳和戏水,或做足措施以保安全。
2.处理海鲜时戴手套,避免皮肤被海洋生物或海水中的利器划伤或扎伤。如果不慎受伤,千万莫掉以轻心,可根据情况按以下指导及时处理伤口:
①尽快地清洗受伤创面,并有效消炎;
②若非出血不止或严重外伤,可充分裸露伤口不包扎;
③若伤口出现红肿热痛等明显感染症状应尽快就医并告诉医生有接触过海水或海鲜,以免误诊。
3.在家处理、烹饪海鲜时,用来盛海鲜和制作生熟海鲜的器具要分开。
4.因进食未煮熟的海洋创伤弧菌污染的海鲜也有可能被感染,所以,海鲜务必要煮熟煮透后才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新快报
编辑:申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