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16日讯“幸亏老师当场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帮孩子吐出了笔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近日,与长江日报记者聊起两天前接诊的这例急诊,医院光谷院区急诊科主任付守芝仍庆幸不已。女孩经医院,已无大碍,仅咽喉有痛感。
事发5月10日下午4时许,14岁的初二女生小叶(化名)被医院。“孩子下午上课时将笔放在口里,一不小心咬破了塑料外壳,笔头被吸入气道。”听到家长介绍情况,得知女孩曾呛入异物,付守芝和同事顿时紧张起来。
好在,家长又接着介绍情况:当时,老师正在上课,听见小叶猛咳、面色发紫,又看到她手里拿着残缺的笔,立即推断出情况,及时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压迫孩子胸腹,小叶很快咳出一个破碎的笔头,面色和呼吸逐渐恢复。同时,老师呼叫,又通知了家长,并叮嘱家长就诊时带上小叶咳出的笔头碎片,以便医生后续诊断。
被小叶误吸的笔头。
随后,小叶接受纤维喉镜检查,确认暂无异常。医生安排她做雾化吸入治疗,缓解咽喉部位的疼痛。家长带小叶回家时,付守芝特意叮嘱孩子,近几天多留意身体状况,有问题再及时就医;今后要记住这个教训,不要将物品放入口中,很危险。
“这位老师的操作堪称典范,值得借鉴与推广。”付守芝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从家长描述的情况来看,小叶呛入异物后,已经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幸亏老师在第一时间准确判断出误吸可能性,及时进行正确的急救。如果再拖延几分钟,后果不堪设想。
付守芝介绍,医院急诊和耳鼻喉科每年都会收治不少因为吸入异物而窒息的孩子,很多家长及同伴呼叫后,在等待的时间里不知该如何处置。而如果大家掌握了正确的海姆立克法急救,就可在第一时间开展急救,提高生存概率。
近年来,医院光谷院区急诊科坚持面向社会进行免费的公益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外伤包扎固定等急救知识。如果遇到身边有人突发窒息、心跳骤停等紧急情况,就可抓住意外发生后的几分钟“黄金救援期”,为患者争取更多生机。
付守芝委托长江日报记者帮忙推广,“如果有单位和学校需要急救培训,医院联系,我们可义务上门教学。”
海姆立克急救法怎么做
遭遇气道异物梗阻,患者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困难、缺氧、甚至窒息。在到来前,在现场第一时间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可帮助患者排出异物,缓解气道梗阻。
成人及1岁以上儿童
可让患者取坐位或站立
救助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抱患者腰部
一手握拳,握拳的拇指抵住患者腹部位于剑突下与脐上的腹中线部位
再用另一手紧握拳头快速向内向上,使拳头冲击腹部
反复冲击,直到把异物排出
1岁以下婴儿
将婴儿前胸贴于救助者前臂上,头部朝下
一手托住婴儿下巴和颈部,一手掌根拍击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部位5次
如果异物未排出,将婴儿身体翻转,头部朝下
一手支撑婴儿头颈部,一手以食指中指并拢,迅速冲击婴儿两乳头连线中点位置稍下方部位5次
交替进行直至异物排出
自救
一手握拳,将拇指放在上腹部中央
另一手放在拳头上,向上、向内快速施压冲击
或是站到靠背椅旁边,用椅背快速挤压上腹部,直至异物排出
(长江日报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江鸿颖 李菡)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