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
各类短视频App上形形色色的特效
令人眼花缭乱。
为了模仿“眼球突出来又装回去”的特效,
6岁男孩小华用力抠自己眼球,
造成左眼眼眶内球后淤血,
左眼球往前鼓出,
左眼外侧、上方、内上方转动受限。
某短视频App上的“眼球突出”特效
浙江的小华的爸爸妈妈平时工作都比较忙,经常出差,有时一出门就是一星期,小华平时由爷爷奶奶带。
6月初,小华妈妈出差回到家,发现小华左眼有些不对劲,“他的左眼球就跟金鱼眼似的往外鼓出,而且眼球转动不灵活。”
仔细追问,把小华妈妈吓得不轻。“当时我儿子眼球鼓出已经有三四天了,我问他为什么眼睛会鼓出,他说是因为看了手机里的短视频,看到视频里有一种眼球可以突出收回的特效,他觉得好奇也想试试,就使劲去抠自己的眼睛,你看他眼睛这么鼓,能想象他当时抠得有多重。”
当天,妈妈医院,医生建议马上手术。考虑再三,母子俩几天医院(温州医医院)杭州院区进一步明确治疗方案。
接诊的眼眶眼肿瘤及眼鼻相关专科主治医师方伟说:
“当时肉眼直观地看他的眼睛,鼓出很明显。让他转动眼球,左眼外侧、上方、内上方的转动受限制了。”
眼部核磁共振提示,小华左眼眼眶内球后有一片淤血,出血量和眼球差不多大。方伟推测,小华抠眼球时很用力,损伤了眼球后面的血管,一些比较脆的血管就破裂出血,导致血堆积在眼球后面,把眼球往前鼓了。
幸运的是,
小华眼眶内淤血暂时没有压迫到视神经,
所以视力没有受到明显影响。
方伟给小华制订了保守治疗方案,使用活血化淤、改善血管循环的药物来促进淤血的吸收。接下来,小华需要定期复查眼部B超,观察淤血吸收情况。待淤血吸收后,还需观察血管是否发生畸形。
医生提醒,小孩可能无法区分视频或电影里的特效是否真实,家长一定要管好孩子,以免悲剧发生。
医院杭州院区每年都会接诊眼外伤患儿。
年,一个1岁多的宝宝在家玩耍时不慎被一根吸管扎伤,引起了角膜穿通伤与外伤性白内障,医生为宝宝行全麻下白内障手术并植入人工晶体,宝宝的视力才得以部分恢复。
年6月底,一个2岁女宝在家拿空调清洁喷剂当玩具玩,不慎喷入眼睛,出现左眼化学伤。术中发现,宝宝全结膜水肿、角膜已变成“毛玻璃”,术后被诊断为“角膜化学伤”,意味着左眼角膜受损了,如果留下了疤痕,可能需要角膜移植才能恢复视力。
儿童眼外伤一旦发生,将会给孩子和家庭带来极大痛苦,甚至在孩子身上留下终身残疾,所以有效预防尤为重要。
医院杭州院区眼科专家提醒广大家长,暑期到了,要给孩子营造舒适安全的环境,家里的尖锐物品要妥善保管,注重孩子安全意识的培养,不参与危险活动。一旦发现问题,医院就诊。
来源:澎湃新闻、都市快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