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文化、信息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普及带来的信息混杂,使学生在道德发展和人生观价值观发展方面出现了复杂情况,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方式、教育环境、教育价值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中生的道德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高中生思想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高中化学教学中德育工作的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育者聚焦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学法改革的实践上,忽略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在化学教育中可以对学生实施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针对化学教育的特点,在化学教学中还可以对学生实施环保意识教育、安全教育和意志品质教育,以及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理想教育等德育教育内容。
化学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化学教学中有很多可以变成唯物主义教育的教学素材。氧化与还原是相互依存,既对立又统一的概念。学生可以从中学到辩证法的核心,认识到从量变到质变的基本观点。化学教育中,学生必须认元素周期。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然而这部分内容是量变到质变最典型的例子,正是由于元素原子序数这个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实现了质的飞跃。如果能够恰当巧妙地运用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思想教学,能极大帮助学生理解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内容。
通过化学实验渗透安全意识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是必修课。化学实验中经常涉及有毒、易燃易爆、强腐蚀、易挥发的药品和试剂,这些药品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使用这些药品和试剂的注意事项和规范操作方法,以及出现意外的紧急处理方法。
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常见外伤的急救措施和预防方法。例如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烧伤、烫伤、割伤等的处理方法。不仅仅在化学实验中要让学生学会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学会安全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在生活中也要养成遵守安全守则的习惯,不能有麻痹大意的思想。
化学教学中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
今天的化学学科已经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医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并且不断努力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所以我们在教会学生化学知识的同时,也要让他们认识到化学学科对科技发展做出的重要性贡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结语
高中时期是青少年塑造人格的重要时期,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因此,针对高中生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是迫切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