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这种情况有没有必要治疗,能不能恢复使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今天的文章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外伤性肌肉萎缩,是一组因各种外伤、手术创伤、骨折、骨折复位后石膏和小夹板卡压等引起的肌肉萎缩性疾病。
患者有明确的外伤史,如割伤、划伤、撕裂、挫伤、砸伤、锐器伤、枪伤、烧灼伤、压迫伤及手术后创伤等;损伤的部位有腕部、肘部、肩部、脊柱、股骨头、骨盆、膝、踝部等,常引起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臂丛神经、马尾神经、腓神经等的损伤,神经损伤、病变均可引起神经兴奋性冲动传导障碍,使部分肌纤维被丢弃,导致丢弃的肌肉萎缩。
神经根损害者表现为节段性肌肉萎缩;神经丛损害者表现为一组肌肉萎缩;神经干或末梢神经损害者,产生局部范围或个别肌肉萎缩。被侵犯肢体一般常有无力、萎缩、畏寒、发凉、麻木、疼痛等。
值得注意的是神经断裂可以缝合,但神经结构破坏三个月还不能修复,神经运动终板就开始退化,同时出现肌无力症状。三个月至一年以后神经运动终板完全消失就会出现肌肉萎缩。
神经断裂与缝合
外伤性肌肉萎缩如何治疗1、合理的饮食。肌肉萎缩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饮食补充,提供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质,以增强肌力、增长肌肉。
2、正规的康复训练。康复不等同于“锻炼”,需要专业的康复医师进行指导,不可盲目进行。
3、劳逸结合。超强度的体力活动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复、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医院◆医保·新农合定点丨
健康--
官方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