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开放性外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历时两年半跨越浙豫皖我们的ld
TUhjnbcbe - 2020/12/5 1:32:00
甘露聚糖肽价格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0118/4329291.html

年5月,新冠疫情刚一缓解,小刘就在妈妈的陪同下,从浙江宁波一路风尘仆仆赶医院。这一次,小刘长达两年的治疗,将彻底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他将以一个健康的身躯展开全新的生活。这一次,小刘还特意为给骨科一病区全体医护人员准备了一面锦旗,“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这是他和家人共同的心声和感谢。

这段历时两年半,跨越浙、豫、皖三地的医患情,又有着怎样温暖的感人故事呢?

事件回顾

时间要推回到年冬天,11月17日凌晨,寒风凛冽中,小刘从6层居民窗户跳下,伤势严重,被我院急诊科紧急收治入院。

据宗慧凯主任回忆,当时患者出血性休克,盆骨、肋骨、腰椎多发骨折、右小腿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还伴有血气胸和头外伤。患者意识丧失,身无分文、身边没有家属朋友陪伴,没有人知道他是谁?又为什么在深夜从高楼跳下...

救人要紧,医院第一时间为小刘开通抢救绿色通道,在ICU等科室的协作配合下,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恢复意识后,小刘讲述了那段痛苦的经历。

小刘是安徽人,由于年少懵懂,被朋友以找工作为名,骗至传销窝点。为了逃出控制,他才从高楼一跃而下。小刘的经历让人同情,他的伤势更让人揪心。

高空坠落造成的全身多发骨折,让小刘的身体极为脆弱。其中最为棘手的就是右侧小腿,不仅粉碎、开放性骨折,皮肤肌肉软组织毁损,骨折端污染严重,骨折断端满布泥沙,夹杂着树叶,还有大骨块污染、丢失的情况。

(术前DR检查)

大块骨缺损,在显微外科和游离组织移植术出现之前,截肢几乎是唯一的治疗方案。而小刘年纪尚轻,截肢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非常残酷的选择。但是传统手术不仅骨折愈合非常困难,还会在小腿留下巨大而难看的瘢痕。

为了给小刘最可行的治疗方案,在宗慧凯主任带领下,术前,医生们对手术方案进行了细致讨论,最终确定采取分期手术。一期对软组织修复,后期软组织条件允许后采用锁定钢板外置皮外固定的微创手术新技术,缺损骨块采取国际上的新技术“膜诱导成骨技术治疗骨缺损”。

说起骨折,大家会联想到医生手持冰冷钢刀切割皮肤,将钢板、钢钉植入患者体内,之后接连几个月,患者打着石膏,绑着绷带,拄拐行走的样子。而对小刘病情,医生们采取了骨水泥填充膜诱导成骨技术,结合微创的钢板外置固定术,减少软组织损伤,则克服了传统手术弊端,并促进骨折顺利愈合。

宗主任手术中

宗慧凯主任介绍,一般的四肢骨折,传统手术就是在断裂的骨头与骨头之间加钢板来固定。“这种传统手术方法手术时切口大,一般在20—30cm,创伤大、流血多、恢复慢,且需要二次入院取出内固定。而锁定钢板外置固定术的创口只需要几个小孔,在软组织条件差的情况下直接在外部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这样不仅创伤轻、痛苦小、流血少,患者恢复起来也变快了,且无需再次开刀取钢板,这样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医疗花费都得到了减少。

而膜诱导技术,则是在重建缺损的软组织后,在骨缺损处置入骨水泥填充物,局部的异物排斥反应会诱导局部伪骨膜层生成,这层膜具有良好的成血管性,并含有大量成骨细胞,可诱导骨修复。第二阶段再移除骨水泥填充物并在骨缺损处植入自体髂骨,使用该诱导膜将移植骨包裹住,诱导移植骨的新血管形成,帮助患者接受移植骨,愈合并恢复骨的连续性以及肢体的功能。

“钢铁侠”痊愈记

由于小刘高空坠落,浑身多处骨折,骨科一病区根据患者身体条件,最终分步对小刘进行了手术治疗。年11月到年3月,按照手术计划,在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小刘先后完成了四次手术。

第二次手术术后,对伤口创面引流处理

第三次手术术后,骨水泥充填膜诱导术

第四次手术术后,去除骨水泥,自体植骨术后

康复期

做了钢板外固定术的小刘,右侧小腿前面多出了一块长长的金属板,看起来颇为酷炫。为鼓励小刘树立信心,科室医护人员还为他取了外号,叫他“钢铁侠”,希望他像钢铁侠一样坚强勇敢,一往无前!

几场手术做下来,小刘在逐渐痊愈,与医护人员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出院后,小刘随父母到浙江宁波工作。虽然遥隔千里,医护团队一直对小刘进行电话、视频随访。两年半时间,医院定期复查。

年5月,小刘最后一次到院取出骨折术后固定物,并于10天后顺利出院。

去除钢板后,DR检查

出院前,小刘和母亲将锦旗交到医护人员手中。现在的小刘健步如飞,正步伐坚定的走向新生活。

两年前,一场命运的波折,让小刘医院结下一段医患深情,两年半的追踪随访、治疗呵护,也帮这个年轻的生命从破碎重新完整,重塑新生。

健康咨询

24小时急救

医院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时两年半跨越浙豫皖我们的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