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开放性外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手外伤患者的康复治疗
TUhjnbcbe - 2020/12/7 6:14:00

手外伤是指由于各种意外导致的手部损伤,骨骼及软组织损伤常同时存在。

由于损伤及手术因素,可发生肿胀、疼痛、黏连、瘢痕增生、挛缩、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及肌力下降等功能障碍。若伤及神经,可有感觉功能障碍。

针对以上功能障碍,应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以预防和减轻肿胀、缓解疼痛、促进组织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以提高患手的感觉及运动功能为目的,恢复手的灵巧性及协调能力,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损伤经临床处理后早期宜进行被动运动或支具保护下的限制性主动运动,以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预防肌腱粘连,也可使用物理因子疗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水肿、消炎镇痛、预防感染。

若无肌腱神经损伤或损伤已愈合,随患者病情稳定,可进行患手受限关节的关节松动、手部肌肉的肌力训练及进行肌肉肌腱的牵伸训练等。若伴有感觉神经损伤者,应进行感觉的再训练。

作业疗法是针对患手的功能障碍,进行有助于恢复手功能和技能的日常生活活动、手工操作劳动和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训练,以最大限度的恢复患手能力。

手部损伤后,患者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抑郁、焦虑、烦躁等情绪,尤以青壮年为甚。此时应进行心理康复,增进医患间的信任,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变不良认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积极配合进行康复治疗,促进患手功能恢复,最终得以回归社会。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手外伤患者的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