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医院
医院骨科早在年起就跻身“辽宁省中医重点专科”,因骨科取得的卓越成就,年卫健委同意医院正式加挂“医院”牌匾。
在副院长郭晓峰的带领下,骨科一病房的“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式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多项技术更是填补阜新空白,新理念、新技术、新项目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用精湛的技术打造着阜新人民心中的金牌骨科。
医院副院长郭晓峰
这耀眼的成绩源自于他们精湛的技术和先进的理念。01绝活一:“新理念”锻造无血、无痛、无管新方法
置换关节是骨科人人皆知的大手术,传统手术中创面大,出血量多、疼痛剧烈、活动晚、感染几率高、并发症多,可是骨一病房却有着独到的“新理念”,不但完全解决上述问题,而且达到无血、无痛、无管的新高度。
自年开始,当时还是医院重点培养人才,并作为第一批外出进修学习人员踏上求学之路,医院骨科从“传统中医”正式迈向“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微创手术发展之路。通过多年的不断学习,郭晓峰以敏锐的视角吸纳许多国内新理念,通过不断的知识“反刍”不断归纳总结,提出了一套“现代围手术期管理新理念”。郭晓峰副院长、方炜医生为患者做手术
术前服用铁制剂等促进机体造血;术中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鸡尾酒疗法”,止痛、止血、收缩血管;术后止痛、合理应用抗生素。全程应用氨甲环酸减少手术显性、隐形出血,严格把控手术室、手术器械菌落数减少感染,再结合睡眠、意识、心里疏导工作联合作用。以前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要输-毫升红细胞悬液,患者疼痛剧烈、活动晚、并发症多。应用“现代围手术期管理新理念”后,活动早、疼痛小、并发症少,基本取消输血。手术前X线显示成片
今年43岁的刘先生来自阜蒙县,11年前的一次意外摔伤腰部及髋部,由于轻信当地“赤脚医生”,未做影像检查,就采用了非手术治疗,错失手术固定愈合良机,结果出现双侧股骨头坏死的不良后果,导致患者髋部长期疼痛、行走困难。几经周转打听,刘先生找到医院骨一病房。副院长郭晓峰、主治医生张勇仔细分析患者病情,结合患者年龄和活动需求,在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决定给患者实施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郭晓峰副院长、张勇医生为患者做手术
郭晓峰副院长、张勇医生,术中遵循“现代围手术期管理新理念”,不但减少了疼痛、出血、感染,同时缩短了治疗时间,两侧关节置换手术一次完成,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摆脱了痛苦。
手术后X线显示成片
术后患者对手术效果十分满意,短短几天就可以下床活动,原来的髋关节疼痛消失,术前活动受限的关节变得接近正常,短缩的下肢长度也变得一样长了。
02绝活二:微创手术让患者下地只需短短几天
在郭晓峰副院长的带领下,医院是最早开展“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式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Intertan髓内针)的医院,此手术创口仅1.5厘米,是至今为止针对中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治疗的最好方式。
骨科一病房副主任敖阳
骨科一病房副主任敖阳,医院工作二十余年,是一名技术精湛、理论扎实、亲和力极强的骨科专家。年2月,我院一名职工95岁高龄亲属股骨骨折,第一时间找到敖阳选择骨一病房住院。
这位95岁高龄的老人,因外出摔伤导致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副主任敖阳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立即给予全面检查,检查结果完全符合手术要求。敖阳术中给予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式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小切口,微创复位、微创置钉,手术全程仅一小时,术后三天患者在助行器的保护下就开始下地活动。
03绝活三:关节置换轻松得如同“换零件”
同样竖起拇指的还有多年走路费劲的万奶奶。家住东出口的的万奶奶,今年64岁。看到小编来科室采访主动要求表示感谢。手术前十几年前,她的双膝关节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去年初开始,其双膝关节疼痛加重,上下楼梯十分困难。前不久,她慕名来到医院就诊。X光片检查显示,其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型腿”)。
手术后郭晓峰副院长和主治医生张猛对患者病情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讨论,在充分的影像学评估之后,制订了一套严密的治疗方案,给病人实施双膝关节置换术。作为我院非常成熟的技术,医护人员仅用3个多小时,成功为她进行了双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患者各项指征平稳,三天内下地走路,患者频频竖起大拇指说:“中医院的医生太好了,真的就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我们。护士们的服务态度也特别好,我们在这住院非常放心、舒心!”
04绝活四:显微外科让断指再植更简单
骨科一病房在显微外科手术方面也颇有成就。断指再植、手指再造、血管移植、断肢再植,多项过硬技术联合应用,医院骨科一病房技术水平屡攀高峰,年被确立为医院,创下一个新的历史纪元。白少英医生为手法复位患者查体
冯大源医生为患者行“膝关节封闭治疗
张猛医生为患者查体
冯大源医生为患者行“小针刀”治疗
走进骨一科,我们感受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也体会到了这个科系的低调内敛。成绩璀璨,但所有人都心中淡然,因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