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是患者药疗的执行者,无论是门急诊,还是住院部各病区,患者的静脉输注药物,每一支针剂、每一片(丸、胶囊等)药物都要经过护理人员的双手,以各种不同的用药方式和途径,应用到患者身上。
医院,低硼硅玻璃安瓿瓶装、5支/盒、1g/支的维生素C注射液可谓是护士们经常会接触到的基本药物了,在临床一线,每天都有大量的VitC医院内流通、配置、使用。最常用的那种维生素C注射液,是1g/5ml规格装的,0.4余元一支,可谓是物美价廉。但是这种廉价的基本药物,应用时有一种致命的缺陷,就是打开时安瓿内负压很大,会发出“啪——”的很大声,造成安瓿碎玻璃飞溅,极易导致护士的手受到伤害,更有甚者,还有的护士会有碎玻璃屑差点飞进眼里的遭遇!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VitC针剂的这一样包装缺陷,使得临床护士,尤其是药疗护士很受困扰。
现在,患者的护理安全被提的很高,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但是,只有护士安全了,患者的安全才更有保障。大家说,不是吗?但是,如何破解VitC针开启时玻瓶不爆,护士不受伤害?大家还有什么高招吗?欢迎支招!
换厂家,也未必就能解决问题,医院药剂科采购方面,一般都是每年的药品招标,结成了长期供应伙伴的关系。这个提议,不太现实。
无菌纱布包裹安瓿,再掰开。这是教科书上教授的玻璃安瓿瓶开启的传统正规的开启法。在临床配药过程中,维生素C针的确压力好大,但解决此问题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只有用小纱布块垫上,再用砂轮从瓶颈部拉锯一下,小心掰开,千万注意保护好自己的手。
但是,许多临床护士正是因为这样的规范操作,而造成了手外伤的伤害。无菌纱布包裹好整只安瓿再掰,会发生安瓿爆裂,整个安瓿都碎在了手里!光是听说,就令人不寒而栗了,更何况,一个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的护士,每天要开启多少这样的“易爆危险品”!这也是护士们一看到这种无色透明的针剂,就有些心悸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护士的双手对于护士来说,太重要了。每天,护士都要用这双灵巧的手,来做各种护理操作和措施,这双手会接触到各种污染物和有害微生物,护士的职业防护也告诉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双手皮肤的完整性,这是抵御外界危害的第一道防线。所以,有的护士干脆就用止血钳敲开玻璃安瓿,以保护自己的双手。
“用砂轮割,弹走,我们一般都这样,不用手去掰。”为避免伤害,有经验的护士会这样做,也会向新护士如此传授工作经验。可是,有人又要说了,这样做,很不规范,会产生玻璃屑,造成药液微粒污染,增加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的几率。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好自己呢?
别急,已经有聪明的护士为我们支招了。
1、将VC针置于氯化钾等药物的塑料空安瓿内,再在安瓿头上套一个塑料空安瓿,折安瓿时离身体远一点,这样安心一点,可以有效避免伤害。
2、内包无菌纱布块,如果还不放心,再套注射器的外包装袋,多加一层保护套,避免安瓿玻璃碎在手里。
3、护士小发明——安瓿开启器。已有护士发明了“安瓿开启器”,期待着它尽早投放市场,惠民利民,使广大护士都能用上实用的后来用品。
期待:
VitC针压力大,掰的时候,用手太危险,极易造成护士操作时的双手受伤、玻璃渣飞溅到眼睛内等意外伤害事件。也希望借助“护士网”这一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