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影像)
(集体会诊讨论)
经脊柱专家王福剑教授、脊柱一科欧阳主任及脊柱一科团队讨论认为:中老年患者,因未及时进行干预,造成压缩性骨折合并骨坏死,手术难度加大,手术指针存在,无明显手术禁忌,建议行急诊手术治疗,手术可采用椎体成形术。(术中影像)
(手术骨水泥影像)
手术由脊柱专家王福剑教授、脊柱一科欧阳主任亲自主刀,在麻醉科,手术室护理团队的精准配合下,30分钟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术后脊柱专家王福剑教授、欧阳主任带领脊柱一科团队查房)
(患者术后伤口图片,伤口仅针孔大小)
术后,曹奶奶腰背部疼痛症状较前缓解,起床及翻身较前便利,术后第二天可下地行走活动。(术后影像,椎体间坏死部分已被骨水泥充分填充)
术后欧阳主任仔细指导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并嘱咐曹阿姨尤其要重视抗骨质疏松治疗。曹阿姨及其子女对医院脊柱一科医护团队表示深深感谢。(曹奶奶术后采访)
椎体压缩性骨折与椎体骨折后形成骨坏死的区别:
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常患的脊柱损伤之一,由于骨折多数比较稳定,可用保守治疗。
压缩性骨折治疗方式有:
1、是保守治疗,通过长期卧床,让骨折部分慢慢恢复。
弊端:恢复时间比较长,长期卧床活动减少后,还会导致更多的骨质丢失。甚至出现并发症,如肺炎、褥疮等;
2、是手术治疗。但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不仅创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恢复慢,而且对于高龄骨质疏松,内固定复位困难,手术并不适合。
医生认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目前已经不考虑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更适合采用全新的微创手术,如椎体成形术。
骨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出现的一种病理状态,骨折后造成的骨坏死在临床上也是比较常见的,机体骨折发生后,骨折端的血液供应会减少甚至消失,从而造成骨坏死。因此,发生骨折应该及时就医治疗,避免骨坏死。
骨坏死治疗方式: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非负重面坏死且病灶范围小。建议患侧端应严格避免持重,可扶拐、带支架、用助行器行走;如果双侧同时受累,应卧床或者坐轮椅。
2、手术治疗:骨失去圆滑的外形,呈现不同程度的扁平和塌陷,无法负重及影响肢体功能,应及早手术治疗。
椎体成形术的主要优势一、椎体成形术是已经开展了将近50年的一个手术,具有安全、疗效明确以及明显缩短患者住院周期、降低患者临床医疗费用的一些优势。
二、椎体成形术在影像学引导下经皮穿刺置入球囊或者骨水泥注入椎体内,可使病变椎体强化和稳定,恢复其负重功能,迅速缓解患者疼痛。手术时间短,止痛效果明显,可进行椎体重建,对高龄患者全身干扰比较轻,安全性较高,术后恢复较快,并且并发症少,住院时间很短,可以及时缓解疼痛,避免服用药物的一些*副作用及依赖性,可以防止椎体进一步的受压和变形,或者进一步受压之后产生脊髓压迫,可以防止进一步的损害,还可以杀死一部分肿瘤细胞。
三、经过长时间地开展这项技术,基本手术时间大概15-30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术后患者即刻就会疼痛缓解。
END文章作者:脊柱一科张荧婷
编辑:顾圣洋
审核/监制:王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