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
了解详情
本文原标题:下肢关节周围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与康复专家共识
来源:中国临床医学
[摘要]下肢关节周围骨质疏松性骨折好发于老年人,可带来运动功能丢失、骨缺损、内固定丢失等风险。区别于常规骨折的术后康复,下肢关节周围骨折要求良好的手术与康复治疗以恢复运动功能,而骨质疏松性骨折要求充分的医患沟通与个性化康复以规避内固定丢失风险。本共识着眼于下肢关节周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殊性,旨在平衡康复训练要求与安全性,促进下肢关节周围骨质疏松性骨折个性化诊疗与康复的推广普及。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下肢关节周围骨质疏松性骨折;个性化康复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志码]A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2018年发布的统计数据[1]显示,我国40~49岁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3.2%,50~59岁人群中发病率达19.2%,6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患者高达32.0%。
骨质疏松性骨折指仅受轻微创伤或日常生活即可发生的骨折,也是骨质疏松症严重阶段的临床表现之一,在当前老龄化趋势下具有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骨折愈合慢、再骨折易发等特点[2]。
2015年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约269万例,预计2035年将达到483万例,2050年将达到599万例[3]。
有数据[4]显示,20年内(1986—2005年)美国65周岁以上老年人中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发生率约为0.9%(女性)和0.4%(男性),并且360d随访病死率高达21.9%(女性)和32.5%(男性)。
关节周围骨折主要包括关节面骨折与干骺端骨折,因其解剖部位独特,治疗原则上存在一定特殊性。
下肢关节周围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包括髋、膝、踝3大关节及周围邻近部位。治疗原则上包括复位、固定、功能锻炼与抗骨质疏松治疗[5]。
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尤其是下肢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必须进行全身重要脏器功能系统评估,慎重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手段;重视围手术期全身抗骨质疏松治疗,结合系统康复训练手段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再骨折风险[6]。
1下肢关节周围骨质疏松性骨折
[接受日期]2020-05-12
[作者简介]△共同第一作者(Co-firstauthors).
胡衍,博士,在站博士后.
E-mail:xjhuyan@126.com
王栋梁,博士,主任医师.
E-mail:wangdongliang@xinhuamed.com.cn
陈雁西,博士,主任医师.
E-mail:cyxtongji@126.com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s).
Tel:13366200018,
E-mail:xshweng@medmail.com;
Tel:021-31161699,
E-mail:drsujiacan@163.com
本文来源:中国临床医学2020年6月第27卷第3期ChineseJournalofClinicalMedicine,2020,Vol.27,No.3
[本文原编辑]翟铖铖,贾泽*
德医骨科整理,仅做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期待建议!
推荐阅读:
足踝创伤及矫形技术实操培训班从适应症与禁忌症到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全面解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新鲜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评估与治疗》的专家共识文献精读张英泽教授:胫骨平台骨折微创治疗策略与进展手绘(连载第9期)
医院*海峰:绝美的下肢解剖手绘图
如果您觉得好,请点“在看”与同道们共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