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开放性外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现役飞行员颅脑损伤系列十一脑挫裂伤
TUhjnbcbe - 2021/4/15 21:41:00

脑挫裂伤是脑挫伤和脑裂伤的统称,单纯脑实质损伤而软脑膜仍保持完整者称为脑挫伤,如脑实质破损伴软脑膜撕裂成为脑裂伤。因脑挫伤和脑裂伤往往同时并存,故合称脑挫裂伤。

脑挫裂伤轻者可见额颞叶脑表面的淤血、水肿、软膜下点片状出血灶,蛛网膜或软膜裂口,血性脑脊液;严重者可有皮质和白质的挫碎、破裂,局部出血、水肿甚至血肿,皮质血管栓塞,脑组织糜烂、坏死。4-5天后坏死的组织开始液化,1-3周时局部坏死、液化的区域逐渐吸收囊变,周围胶质增生、邻近脑萎缩、蛛网膜增厚并与硬脑膜和脑组织粘连,形成脑膜脑瘢痕。

脑挫裂伤最主要的病因是交通事故、摔伤、跌伤、打击伤、火器伤、爆炸伤等。脑挫裂伤常发生于暴力打击的部位和对冲部位,尤其是后者,多见于额、颞的前端和脑底部,这是由于脑组织在颅腔内的滑动及碰撞所引起的;脑实质内的挫裂伤常因脑组织变形和剪应力损伤引起,以挫伤和点状出血为主。

对冲性脑挫裂伤以枕顶部受力时产生对侧或双侧额底、额极、颞底和颞极的广泛性损伤最为常见,这主要与前颅底和蝶骨嵴表面粗糙不平,在外力作用使对侧额底、额极、颞底和颞极的撞击于其,产生相对摩擦而造成损伤所致。

脑挫裂伤大多伤后立即昏迷,常以伤后昏迷时间超过30分钟作为判定脑挫裂伤的参考时限,长期昏迷者多有广泛的脑皮质损害或脑干损伤。脑挫裂伤伤及额、颞叶前端等“哑区”可无明显症状,伤及脑皮层可有相应的瘫痪、失语、视野缺损、感觉障碍和局灶性癫痫等征象。

颅内高压为脑挫裂伤的最常见表现,如伤后持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或一度好转后再次加重。

现役飞行员患有诊断明确的脑挫裂伤属于重度颅脑损伤,根据《空勤人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体检鉴定医学标准(AC-67FS-)》的有关规定,应鉴定为不合格。如果脑挫裂伤完全治愈,无任何后遗症和并发症,经过至少3年的地面观察时间,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可以安全履行飞行职责的,可以申请特许鉴定。特许鉴定的一般原则为:

1、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2、局部颅脑病灶完全吸收,无可能导致颅脑问题的基础病变;

3、无精神和人格异常;

4、无癫痫和抽搐发作;

5、24小时视频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6、心理认知测试认为可以满足飞行需要的。

满足上述条件的通常可特许合格,初次特许申请可能会有职责或飞行时间的限制。

脑挫裂伤特许鉴定合格后仍然需要密切随访,尤其观察有无癫痫或抽搐发作,有无精神和人格的进行性改变,有无认知功能的进行性下降等。硬膜下血肿特许合格后经过足够的飞行观察时间,如果病情稳定无进展,飞行安全,通常可逐步取消职责和飞行时间的限制,甚至可以取消特许。

相关文章:

现役飞行员颅脑损伤系列一:颅脑损伤分型

现役飞行员颅脑损伤系列二:颅脑损伤常见后遗症

现役飞行员颅脑损伤系列三:颅脑损伤后癫痫的风险评估

现役飞行员颅脑损伤系列四:颅脑损伤的认知功能评价

现役飞行员颅脑损伤系列五:颅脑损伤的航空医学鉴定和地面观察时间

现役飞行员颅脑损伤系列六:颅脑损伤的特许鉴定和特许观察时间

现役飞行员颅脑损伤系列七:头皮损伤和脑震荡

现役飞行员颅脑损伤系列八:颅骨骨折

现役飞行员颅脑损伤系列九:硬膜外血肿

现役飞行员颅脑损伤系列十:硬膜下血肿

请期待下一篇:

现役飞行员颅脑损伤系列十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长按

TUhjnbcbe - 2021/4/15 21:41:00

点击蓝字获取更多信息

误区一:脑卒中根本预防不了


  脑卒中的特点有“四高”,即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不少人对它的预防没有信心,从那些长年坚持吃素、运动却仍然遭遇脑梗的朋友的经历来看,所谓的“预防”似乎没有用处。更有些老年朋友说,我一直坚持吃阿司匹林,怎么也会得卒中呢?


  实际上,大量国际临床研究显示,与脑卒中密切相关的是胆固醇水平,其中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升高,卒中风险就会增加,而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降低10%,脑卒中风险就降低15.6%。在抗血小板治疗,降压等治疗基础上,降低LDL-C可以使患者有更多的获益。他汀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十分出色,目前被认为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石,在国内国际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目前我国最具权威性的《他汀预防缺血性卒中/TIA(短暂性脑缺血)中国专家建议》指出,对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代谢综合征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动脉粥样硬化人群,在低胆固醇膳食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脑梗风险。临床研究显示,阿托伐他汀可以使曾经有过卒中的患者再发的风险降低16%。

误区二:定期输液稀释血液就能防脑卒中


  在我国北方患者中,有一个突出现象就医院输液,有的还一次输两瓶,觉得这样能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脑卒中、心梗风险。实际上,这个观念是危害很大的。


  首先,血黏度化验本身就缺少科学性,医院已经被废弃,拿血黏度作为脑卒中检测指标缺乏依据。


  其次,预防脑卒中是一场“持久战”,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表现,而定期输液只是突击行为。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内壁慢慢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变窄、被阻塞住。这些斑块正是一个个“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导致急性脑梗、心梗。


  拆除炸弹,需要控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预防脑卒中与控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密不可分,是一个长期过程。

误区三:严格素食、多运动就能预防脑卒中


  不少人把胆固醇异常看作是多吃少动带来的“富贵病”。其实胆固醇异常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活方式病。它虽然与饮食运动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只要忌口、多运动就能解决的。


  在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中,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危险因素不可改变。在可以改变的因素中,引起严重危害的主要是胆固醇异常,尤其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

误区四:我还年轻,不会得卒中

有些人觉得,我年轻,没有家庭史,血压也不高,身体也不胖,每年都体检,所以不会得卒中。

其实脑卒中并非中老年人的专利,很多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被脑卒中侵袭。我国脑卒中的发病平均年龄是66岁,但是小于45岁的患者已接近全部患者的

1/5,这个比例还是很大的。

部分年轻人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抽烟、喝酒、过度劳累、肥胖、高脂高糖饮食等生活方式都会使脑卒中在年轻人中高发。

误区五:脑血管检查正常,就不会得卒中

脑血管病中,血管因素只是原因之一。因为有近20%的脑血管病其实来自心脏。

如房颤,它与血管毫无关系。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我们的心房正常时的频率在60-次/分,而发生房颤时,心房的频率可以达到-次/分,甚至更高。

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1%出现房颤,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成倍增加。房颤的发生与年龄和基础疾病类型有关,高血压病是最容易合并发生房颤的心血管疾病,伴发房颤的患者发生栓塞性并发症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房颤可出现脑动脉栓塞、周围动脉栓塞、肺栓塞、心功能不全、心脏性猝死等并发症。因此即使脑血管检查正常,也不能放松警惕,引发脑血管病的因素还有许多。

所以脑血管筛查正常,并不意味着你不会患脑血管病。

误区六:脑卒中康复要靠养


  

很多卒中患者及家属都错误地认为卒中早期只要住上院、打上针、吃上药就可以治好卒中导致的偏瘫等症状,往往等上1个月、2个月甚至3个月后,等到手脚关节都僵硬了、肌肉萎缩了、关节疼痛了才想到要进行康复治疗,其实已经错过了最佳康复时机。而正规的康复治疗训练开始得越早,康复效果越好。一般来说,脑梗塞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病情不再进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训练。大多数的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治疗在病情稳定的前提下,7天~14天就可以进行了。而静养不仅影响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的恢复,而且很容易造成废用综合征。

修风复方活脑舒胶囊能激活休眠的脑细胞,修复受损的脑细胞,对补气养血,健脑益智,用于健忘气血亏虚症,记忆减退,倦怠乏力,头晕心悸,脑萎缩,先天性脑发育不全,脑血管损伤后遗症,颅脑外伤后遗症,中风偏瘫后遗症,神经衰弱,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青少年多动症,小儿脑瘫,小儿麻痹症,遗尿症,脑炎后遗症,癫痫,焦虑症,精神抑郁症,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综合症疗效显著!

复方活脑舒主要成分:猪脑提取物——脑细胞活化剂有六大功效。

1.能通过血脑屏障参与脑细胞蛋白质合成及核酸代谢。

2.调节肾上腺皮质机制,改善脑组织能量代谢。

3.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脑细胞抗缺氧能力。

4.迅速调节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改善脑神经功能。

5.提高学习力和记忆力。

6.清楚自由基,保护机体,修复受损伤的神经。

复方活脑舒效果怎么样?让我们看看修风名医的反馈

注:(本篇由小编进行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小编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现役飞行员颅脑损伤系列十一脑挫裂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