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在户外活动时偶有磕碰和擦伤现象,那发生这些意外时怎样及时处理外伤呢?12月9日王馨怡的爸爸来到二年级(12)班,给同学们讲解了外伤处理的基本方法。
儿童常见的外伤有擦伤、刺伤、扭伤、割伤,怎样在第一时间处理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擦伤部位:肘部、手掌、膝关节等表皮擦伤较多创面浅、干净、范围小
如何处理
1.清创:干净的清水/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处杂物
2.消*:用碘伏+无菌棉签消*伤口
3.止血:按压、创可贴、云南白药外用
4.伤口通气,2次/天换药,避免感染(红肿热痛)
刺伤急救处理措施:
如果流血不是特别快,不要马上按住。流血可以带出脏的异物,不容易引起感染。特别深的创口,一定要让它充分流血,一般到伤口自动停止流血为止。
然后用碘酒涂擦伤口,碘酒干后,用75%酒精脱碘,这样会达到很好的消*效果。
扭伤部位:踝关节、腕关节、腰部、头部
症状:局部肿胀,疼痛。
如何处理:
1、24小时内用冰敷,用冰块或毛巾反复多次冷敷
(20~30min,检查皮肤的温度,间隔10~20min)
2、24小时后热敷/活络油,促进血液循环。
3、医院检查
割伤伤口可深可浅,一般会流血
1、清创:用生理盐水/高锰酸钾清洗
2、止血:按压、云南白药外敷
3、消*:碘伏/双氧水
4、保持伤口通气干燥、避免感染
如果伤口深有较多杂质,送医院处理
孩子们听得很认真,王馨怡爸爸还带来了道具布娃娃来示范,在处理外伤时自己演示让孩子们快速明白。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还讲解了口腔的保健知识,学习了刷牙儿歌,本次人生讲堂真是收获满满呀!
保护好自己是每个小学生的必修课,学会这些处理外伤的方法能更好的防止意外的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