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之前全大夫接到的那个关于外伤后年轻恒牙,在根尖诱导观察过程中发现牙根外吸收的病例,发生牙根外吸收后,我们如何处理?还是坐等其最终脱落?我们在之前,曾经了解了牙颈部外吸收(具体见年6月16日《导致牙颈部外吸收相关因素的分析》、年6月22日《牙颈部外吸收的3D分类》、年6月29日《牙颈部外吸收的组织病理学、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年7月9日《牙颈部外吸收的治疗》)。本周简单了解一下炎症性的牙根外吸收,仅供参考。
一、牙根外吸收
1、炎症性牙根外吸收
炎症性牙根外吸收(Inflammatoryexternalrootresorption,IERR)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病理性改变,这些病因中就包括我们常见的牙齿外伤。牙齿外伤移位后,以及随后进行复位或者牙齿再植会不可避免的导致牙根表面的损伤,进而导致牙根表面发生反应,这种炎性反应在根管系统和牙本质小管内细菌及其产物的作用下,这种炎症反应可能会加剧。如果持续进行,这种牙根外吸收最终会导致牙齿的快速脱落。
2、IERR的表现
(1)在临床上,牙根外吸收的早期阶段常常没有症状。然而,随着IERR的进展,牙齿可能会出现症状,同时可能会变得松动以及根周脓肿。
(2)在放射片上,在牙根表面和邻近的骨上可以看到透射阴影。
二、目前所了解的部分书中关于外伤后牙根外吸收的处理
根外吸收是牙外伤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但是对于根外吸收发生后,如何处理,许多著作中没有非常详细的讲解。
(一)医院急诊综合科龚怡老师的《牙外伤》第一版和第二版中,似乎均没有明确的提到根外吸收发生后的处理。
(二)广州医科大学《儿童牙外伤诊疗图解》
只是提到了关于再植牙的牙髓处理:“由于完全脱出的牙齿牙髓血管完全断裂,再植后牙髓成活的机会很小,强行保留牙髓可能造成根尖周组织感染,引发根内外吸收,导致再植术失败”。
同时,在再植牙的愈合方式中提到,“延迟再植、离体牙保存不当、再植处理方式不当常导致再植牙牙根发生炎症性吸收。炎性吸收发生速度较快,可在数月内导致再植的牙齿脱落”。
(三)香农·佩特和邓肯主编的《牙髓病临床病例解析》(仇丽鸿教授主译)
在本书中,第八章提到了《牙根吸收》,但仅展示和讲解了“牙颈部外吸收(ECR)”和“牙根内吸收”的两个病例,没有讲解非颈部的炎症性牙根外吸收。其中,想了解“牙颈部外吸收”和“牙根内吸收”病例的可以看看。
(四)北京大学《牙体牙髓病学》(第二版)
P中第三节《牙根外吸收》中讲到了:
1、发病因素:牙齿外伤、牙根周局部的压力作用、某些口腔科治疗过程(如漂白或根尖手术、正畸、自体牙移植或再植等)、系统性疾病等
2、防治的原则:
(五)侯本祥老师主译的《牙髓根尖周病病例分析与临床实战》
(六)Pathwaysofthepulp(第九版)第23-26页中,提到了外伤后牙根吸收的问题:如果外伤后的10天内进行根管治疗,放置氢氧化钙的时间可以不必过长,不过对于疾病患者放置氢氧化钙的时间可以较长(可长达6个月),以确保根管充填牙周恢复健康。
三、文献中的一些关于炎症性牙根外吸收的处理
(一)一例炎症性牙根外吸收的治疗
这个病例发生牙根外吸收后,进行根管治疗。根管内放置氢氧化钙糊剂60天,然后常规的根管充填,并没有使用生物材料。
(二)应用calciumenrichedmixture(CEM)cement治疗炎症性牙根外吸收
Calciumenrichedmixture(CEM)cement是一种新型的水性、牙色牙髓生物材料,其主要成分是CaO、SO3、P2O5、SiO2,其次含有Al2O3、Na2O、MgO和Cl,总之是一种生物材料,能够释放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钙相比,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能够在活髓保存治疗中诱导硬组织形成。此外,作为倒充填材料,其封闭性能与MTA相当。这篇文章,报道了一例使用CEM材料治疗根外吸收的病例。
(三)应用MTA充填根管治疗炎症性牙根外吸收
(四)应用MTA治疗带状炎症性牙根外吸收
在本文中,2个月后检查发现:#8明显的根吸收,并且外伤后曾做过牙髓治疗的#7出现了广泛的HeitherasyIII颈部外吸收。由于其吸收的范围和位置问题,直接暴露处理ECR是不可能的。因此,与大学正畸科的医生讨论协商后,建议拔出#7和#8,将#20(左下第二前磨牙,正畸原因需要拔除#20)自体移植替换#8.
最初的正畸计划是拔除上下第一前磨牙,然后关闭间隙。但是,广泛存在ECR导致#7拔除,因此方案进行了调整,改为拔除#10而不是原来的左上第一前磨牙。因此,首先进行了拔除#7和#8,并进行#20字体移植替换#8。
十个月后,#10仍然存在,牙周状况稳定,没有炎症迹象,也没有发现任何变化或牙齿变色。由于需要评估#20自体移植后的情况和#9的情况,因此拍摄了根尖片和CBCT。通过这些图片,也可以对使用MTA封闭了#10牙根外吸收的部位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围绕吸收缺陷区的透射阴影减少。见下图。之后五个月后复查,自体移植牙稳定后,拔除了#10。
(五)生物活性材料在再植恒牙发生炎症性牙根外吸收治疗中的应用
本文报道了一位11岁男性儿童,前牙唇侧窦道,患者父母告诉医生曾在6个月前外伤脱位,并在20分钟内再植并固定。
医生根管预备后,在根管内放置氢氧化钙糊剂30天;
30天后,在根尖1/3区放置Biodentine(SeptodontF),并拍摄了CBCT(见图3);
12个月后再次复查CBCT,显示两颗治疗过牙齿的根尖周硬组织完全愈合。(图4)
四、临床中的应用
1、发现牙根外吸收,了解病史,需要寻找可能的原因,是外伤引起?还是受到了某种力量,比如颌骨病变或正畸力量?
2、外伤后的牙齿,预防炎症性的牙根外吸收非常重要;往往完善根管治疗后出现的牙根外吸收,可能会束手无策。
3、目前了解到的主要做法还是先期封入氢氧化钙,然后再进行根管充填。
4、如果能够应用生物材料,还是考虑使用生物材料。
5、外伤后牙齿的根管治疗远期预后问题,应该与患者做好比较详细的沟通告知。
根据文献等翻译整理,仅供内部学习使用,翻译理解水平有限,不当之处(尤其是对原文的理解错误之处)肯请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luzhish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