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23日,班迎来了一位特别的老师,那就是班里钟沛同学的妈妈,她给大家上了别开生面的一课——《儿童常见外伤处理》。
首先她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外伤以及外伤的处理方法。经过她的讲解,同学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伤害的认识更明确了。原来常见的外伤有这么些:软组织损伤、头部摔伤、烧烫伤、挤伤、骨折、鼻出血、晕厥。
钟沛妈妈很详细地向我们讲解,同学们也听得入迷了。最让大家感兴趣的是三个互动环节,分别是:给外伤消*、烧烫伤的处理、骨折的保护。
在第一个互动环节,她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消*水,轻擦伤不需要使用,重擦伤要先洗伤口,再涂消*水,她还特别提到,碘酒在擦伤的当天不能使用,要等到第二天才能使用,否则伤口会很疼的哦。接着同学们纷纷举手,有想当医护人员的,也有人想当“伤员”的,这样的场景让同学们如临现场在观摩。
在第二个互动环节,她还告诉同学们如果身上着火,要先在地上打滚,把火扑灭。假如是轻度烧伤,涂抹烧伤膏药就可以,如果衣服粘在皮肤上,是不能撕的,最好把衣服剪破,然后等医生来处理。医院治疗。关于烫伤,她还跟我们讲了,牙膏实际上不能涂烫伤部位的。不管是烧伤还是烫伤都不能用水洗伤口,否则会造成二次伤害。小医生们在钟沛妈妈的指导下,现场掌握了一些护理技巧。
到了第三个互动环节,她教给大家一些应急的措施,给骨折部位绑绷带,找木棍或身体的部位来辅助固定,然后用绷带绑好,这个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想象力。在没有纱布和木棍情况下要怎么办呢,同学们纷纷献策,可以就地取材,保护伤员。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要露一手了,当医生的一丝不苟地缠绕纱布,当“伤员”的也耐心全力地配合。还有当看到有人“晕厥”,及时地出手相助,也能够为救人赢得时间。
有的同学甚至回到家后还跟家长再次进行演练,跟家长们分享这别开生面的一课。
听完了这节课,同学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在受伤的时候也不再害怕和慌张了。第二天上美术课的时候,班里有一位同学流鼻血了,大家都能学以致用了,而且主动帮助老师一起处理,那位流鼻血的同学也很淡定,他捏住鼻子两侧的穴位,过了一会儿终于止血了。大家都笑了,钟沛妈妈的课上得好及时啊!
(班郑彬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