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也是比较严重的外伤。平时运动不注意,年纪大了骨质疏松都容易导致骨折。骨折后大医院接受治疗。我们知道骨折后,大多数都是打石膏固定,医院里打钢钉、打钢板的却在增加。是不是明明打石膏就能好,医生故意坑人呢?
首先我们得知道,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骨折后骨头断端容易刺伤皮肤、血管和神经。正常状态时,骨头周围有肌肉牵附,骨折后附着的肌肉会发生痉挛性收缩,或是因为肢体本身的重量导致骨折断端错开移位。
骨折处需要较长的愈合,所以整合、固定来维持骨头正常的部位是当务之急。
固定骨折的方法分为外固定与内固定。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这些固定方法称外固定。如果通过手术切开,用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固定,则称内固定。
用石膏等的外固定方法适用于骨折轻的患者。基本上骨折很新鲜,只是轻微的扭伤,周围肌肉痉挛收缩。此时可以利用牵引、对抗牵引和手法进行整复。为保持骨骼正常位置,用石膏固定。
但当为以下几种骨折时,就不得不用打钢钉等内固定的方法了。比如骨折不稳定和较复杂,骨折已数天以上未治疗,骨折已累计关节面,骨折程度严重,骨骼断裂严重者。这些情况需要手术切开骨折部的软组织,暴露骨折段,将其复位、固定。
所以说,打钢钉、打钢板并不是医生为了坑钱让大家受罪的行为,而是医生根据病情做出合理的治疗判断。而且石膏固定具有一定的缺点。比如影响远端的血液循环,透气性差,容易导致压疮,形成皮肤溃疡、坏死。石膏沉重,夏季容易导致患者出汗,冬季不便增加衣物。
以前没有钢钉时,石膏是首选的固定方案。而现在有了钢钉钢板,是现代科技的产物,是特制的金属,不会对人体组织产生有害或腐蚀作用。并且钢钉钢板可以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当然用钢钉的更多了。
骨折发生时,应正确判断骨折的情况。一般骨折后有以下表现:
1.全身表现
(1)休克
对于多发性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脊柱骨折及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患者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而引起休克。
(2)发热
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开放性骨折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
2.局部表现
骨折的局部表现包括骨折的特有体征和其他表现。
3.骨折的特有体征
(1)畸形
骨折端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缩短、成角、延长。
(2)异常活动
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撞击,可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
以上3种情况,发现其中之一即可确定骨折。
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致病救人的医生中,坑人的只是少数,医院中多数会根据病情判断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