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开放性外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骨折有哪些并发症
TUhjnbcbe - 2021/4/27 3:05:00

骨折后并发症包括急性并发症和迟发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通常是由于最初的创伤而发生的,包括神经血管损伤、失血以及局部感染等。迟发性并发症是在治疗后发生,包括血栓形成、骨不连、畸形愈合、异位骨化、骨髓炎和功能丧失等。

并发症的发生受很多因素影响,如骨折的部位、损伤程度、治疗质量、术后管理、患者的年龄、全身疾病等。

血栓形成、骨不连、异位骨化和功能丧失等这些迟发性并发症的防治与康复密切相关,如果我们及时有效开展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进行预防和治疗。

1.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常见于下肢骨折,又以老年髋部骨折最为多见。在一项对名韩国髋部骨折患者进行的前瞻性研究中,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为2.6%,而术后DVT在手术72小时内和术后72小时以上的发生率分别为1.4%和13.3%。血栓形成是发生率较高的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时危及生命。

2.骨不连

骨折后骨不连报导发生率约为5%到10%。不同部位骨不连的发生率各异,其中最高的是舟状骨(15.5%),其次是胫腓骨(14%)和股骨(13.9%)。发生率最低的是掌骨(1.5%)和桡骨(2.1%)。性别(男性)、严重骨折(如开放性骨折、多发性骨折)、高体重指数、吸烟和酗酒等与骨不连的发生密切相关。医源性骨不连同样不可忽视,除了手术操作、内固定技术偏差等原因,不恰当的康复指导也是影响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

3.异位骨化

异位骨化(Heterotopicossification,HO)是指在正常情况不具有骨化性质的组织中出现骨形成。HO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既往的文献显示HO的发生率在复杂性髋臼骨折后大于50%,膝关节脱位26%,肘部骨折脱位15%-20%,前臂骨折0%-9%。

4.功能丧失

骨折后由于创伤、治疗需要的制动、疼痛等所致的运动减少,都可能导致肢体关节僵硬、肌肉和软组织萎缩、人体运动整合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运动系统功能丧失或运动水平降低。各种骨折后并发症的发生,也将进一步提高了功能丧失的风险。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和社会参与能力。

由于骨折后并发症的危害性和频发性,对其的防治显得非常重要,而康复医学在这方面将发挥积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简介—陈康

上海交通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擅长肩关节及足踝部疾病的个性化运动康复。长期致力于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炎、周围神经卡压或损伤、四肢骨折、手外伤、韧带半月板损伤或术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肢体矫形术后等疾病的康复评定及治疗。

专家介绍—马燕红

上海交通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擅长运动损伤、复杂创伤、四肢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术后、韧带重建术后、周围神经损伤、肩关节疾病、骨关节炎及颈腰腿痛等骨关节疾病的康复治疗。专家门诊周一上午;特需门诊周四上午。

六院康复,邀您同行

1
查看完整版本: 骨折有哪些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