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开放性外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跟骨骨折微创治疗足踝圆桌
TUhjnbcbe - 2021/5/3 23:10:00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各位工友大家好!经过最近几期圆桌会议中关于跟骨骨折微创治疗的案例分享,大家学习到了什么吗?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是医院金丹教授分享的跟骨骨折微创内固定的有限元及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面对关节内移位性跟骨骨折,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

非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微创复位固定

ORIF+距下关节融合术(PSF)

请各位工友思考下,上述治疗方法分别适用于怎样的病例?

关节内位移性跟骨骨折的治疗需要做到“个性化”,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病人因素(包括:是否有并发症、病患的年龄和性别、术后功能需求、病患吸烟史、病患的保险情况及精神状态)

软组织情况(包括:开放性骨折、肿胀、张力)

骨折类型(包括:Bohler角、Sanders分型、内部/外部关节)

正如各位工友所知道的,根据Sanders不同分型,治疗方法分为:

SandersI型----常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SandersII型III型----传统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今天采用微创内固定已成为热点,正如最近几期圆桌会议作者所分享的

SandersIV型----切开复位内固定,包括加与不加距下关节的融合

为什么要进行跟骨微创手术呢?

这是因为,传统的大入口切开复位固定术存在着如下缺点:

术前等待之间过长

10%-15%的常规手术后软组织会出现问题

术后早期很难进行积极的功能锻炼

跟骨微创手术可以以最小的手术创伤获得与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同样的骨折固定效果。

接下来分别看看[锁定钢板与跟骨髓内钉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以及[非锁定钢板与跟骨螺钉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1

锁定钢板与跟骨髓内钉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使用了14例SandersIIB型骨折的跟骨标本进行后侧入路试验

测量比较骨折移位应力、内植物刚度、内植物实效应力

试验结果发现:

跟骨髓内钉刚度明显强于锁定版

跟骨髓内钉承受更高的失效应力

骨折移位应力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从而得到如下结论:

跟骨髓内钉稳定性优于锁定钢板

跟骨髓内钉为微创治疗跟骨骨折提供初期稳定性

特别说明,试验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试验中未使用新鲜冰冻尸体标本;未进行重复性试验及循环负荷应力试验进行多次验证。    

2

非锁定钢板与跟骨螺钉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使用了20例SandersIIB型骨折的新鲜冰冻尸体标本,分别针对两枚无头加压螺钉+两枚4.0松质骨螺钉,以及非锁定钢板,针对循环符合应力、骨折块移位、骨折线的水平和垂直移位情况进行对比试验。

试验结果发现:

非锁定板骨折水平位移显著大于无头螺钉

无头加压螺钉稳定性优于非锁定钢板

国外很多学者在跟骨骨折治疗方案方面,还做过非锁定钢板、锁定钢板、微创钢板+螺钉的试验对比,发现:

针对SandersIIA、B型骨折的情况,骨折块移位程度和骨折线相对移位程度方面,锁定钢板固定优于非锁定钢板

针对SandersIIC型骨折的情况,两组骨折块的移位程度相近,但非锁定钢板相对位移较小

针对SandersIII型骨折的情况,两者差异并不明显,并且骨折块移位程度和骨折线相对移位程度接近      

    

微创内固定系统结果分析

微创钢板+长螺钉固定组骨折端移位最小,小于单纯微创钢板组

微创钢板配合螺钉固定组骨折断移位小于锁定钢板、非锁定钢板固定组

微创钢板固定时,内固定应力和跟骨应力分布均无集中现象,钢板中部值最大

微创锁定钢板配合两枚螺钉组数值优于单纯微创锁定钢板固定组    

本期小结通过今天的分享,各位工友学习到了什么?

微创内固定是当前治疗SandersII型、III型跟骨骨折的热点

有限元和生物力学分析试验显示:微创内固定可用于固定SandersII型和III型跟骨骨折,与传统内固定无明显差异

不同微创内固定系统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尤其是通过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进行证实

金丹教授的临床工作重点为四肢严重骨与关节损伤的救治、微创骨科的应用研究等,尤其是在足踝外科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在足踝部骨折、畸形矫正、先天性疾病、运动损伤等领域展开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年获得中国骨科医师协会“十佳中青年骨科医师”称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跟骨骨折微创治疗足踝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