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指导专家
林坚
主任医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副会长。从事康复医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脊柱脊髓损伤康复、脑卒中康复、骨关节损伤疾病康复及老年康复等工作,临床经验丰富,善于解决复杂、疑难的康复问题,承担多项省厅级课题研究,在国内康复专业领域享有较高知名度。
灵隐院区: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名医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5个多月前,71岁的徐阿姨坐上了大巴,开开心心地来看望自己定居在杭州的儿子和女儿,女儿早早请了假,到车站去接妈妈。
意外就在下车那一刹那发生,徐阿姨下了车,却被旁边的大巴车撞到了,等在外面的女儿看到妈妈就这么被车撞倒,急得都疯了。这一撞,徐阿姨左踝关节开放性骨折,医院做了手术。
痛得不能碰一下
手术顺利完成了,骨折复位,手术切口无感染。可是徐阿姨的痛苦却与日俱增,术后左踝关节持续疼痛,局部受压或负重时加重,疼痛难耐。徐阿姨无法负重独立行走,她总感觉左腿非常痛,碰一下都痛。每天都疼得睡不着,喊着疼啊!疼啊!
为了照顾妈妈,徐阿姨孝顺的女儿向单位提出辞职:“工作可以再找,可是妈妈只有一个,出了点什么事后悔都来不及。”出院后的徐阿姨住在女儿家休养,想到自己不能走路,腿这么痛,睡眠也不好,还连累子女要照顾她,徐阿姨觉得生活都没有什么希望了。“有一天,女儿去买菜了,我就想,我想办法到顶楼,往下一跳,也就没什么痛苦了。但是我想到了子女,我这样一走,他们得多伤心啊。”徐阿姨没有走出这一步,但是对于她来说,骨折带来的疼痛已经让她的生活毫无质量可言。
徐阿姨才71岁,本是跟子女孙辈安享晚年的时候,这么痛苦,生活如何继续?
两个月
徐阿姨重新站起来了
徐阿姨的子女积极地带着徐阿姨进行康复治疗,可效果并不理想,她平时只能坐在轮椅上,站起来都非常艰难。
子女们都不甘心,辗转带着徐阿姨来到了医院三墩院区康复医学科,他们希望在这里,徐阿姨能够重新站起来。
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林坚主任医师仔细查看了徐阿姨的情况,他交代徐阿姨,不能再依赖轮椅了,要想办法试着站起来,而且根据她的情况,辅以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完全可以做到自主行走。
听了林坚耐心、细致的解释,徐阿姨心里升起了一丝希望。8月3日,她住进了三墩院区康复医学病房。
医院康复医学科章睿副主任医师回忆起徐阿姨刚住进来的时候,不能负重独立行走,睡眠很差,情绪抑郁,入院后,一方面给予止痛治疗,同时使用药物改善情绪,并且进行局部理疗。章睿耐心地开导徐阿姨:“你心情不好主要就是因为腿疼引起的,腿如果不疼了,走路也利索了,心情也会好起来。”
面对医护人员耐心的劝导和积极的治疗,徐阿姨对待康复也变得积极主动起来。利用三墩院区康复治疗中心的天轨步态训练系统,徐阿姨轻松地减重行走,在智能下肢机器人的帮助下,徐阿姨增强了直立行走的信心,各种物理因子治疗,让徐阿姨逐步好转。
徐阿姨说:“真的和章医生说的一模一样,我的腿渐渐不疼了,也慢慢能够下地走路了,心情也好了起来,睡眠状态也改善了,住院那些天,是我这几年中睡得最好的时候。”正在病房里的徐阿姨站在床边锻炼下肢力量,床上的iPad里正放着热门的连续剧,徐阿姨的脸上,满是笑容,十一长假前,她已经顺利出院了。
?徐阿姨和家属送来锦旗
康复训练至关重要
徐阿姨从对生活绝望到能够重新站立行走积极面对生活,康复训练至关重要。徐阿姨坦言,康复的过程并不轻松,很多时候甚至是痛苦,但是结果却是让她非常满意。“早知道通过正确的康复训练,我能够像现在这样走路,我肯定早早就来做训练了。”徐阿姨说。
?徐阿姨病房散步
其实,像徐阿姨这样的患者并不少,很多患者没有徐阿姨那么幸运。有些人没有及时康复或者不了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而让身体产生了不可逆的损伤。“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力量测试、训练设备均有先进的生物反馈系统,可以让力量训练更加个性化、精准化,同时虚拟情景互动康复训练系统,帮助中枢神经损伤患者重新建立控制能力,让康复训练更加高效和准确。另外,康复医学中心引进的一整套振动治疗设备对促进患者平衡、协调能力,提高肌力,降低肌张力都有很好的作用,既可以被应用于偏瘫等等患者的治疗,也可以用来提高老年人抗跌倒的能力。”林坚说。
编辑:珑 审核:婧
来源:康复医学科
采写:宣传中心吴婧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可预约挂专家号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