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开放性外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液体治疗危重病人的液体选择
TUhjnbcbe - 2021/6/4 22:33:00

文章编译自handbookofICUhterapy

感谢支持

1.概述

对于ICU和外科手术病人来说,维持合适的水含量和电解质是最基础的。然而,目前对于一些临床情景来讲,关于液体不足和液体过负荷的最佳平衡状态的理解仍然不足:

液体负荷对于心血管系统的管理至关重要;同时,对于特定的外科病人或者创伤病人来说,液体负荷是治疗的基础。

另外,液体过负荷对于ICU患者和外科患者来说可以引起不良的临床预后。

决定进行液体复苏、维持液体状态、终止液体复苏等临床情景均都需要考虑将一些风险降低到最小:

避免不足或过度的液体供应;

避免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和高氯性酸中*。

2.液体失衡的危害

器官功能障碍,如肾功能障碍(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肺水肿(引起低氧血症,增加肺炎的风险),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增加心肌梗死和心衰的风险),胃肠道功能降低(容易出现肠梗阻),神经功能降低(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和增加死亡风险。

如果细胞外液体增加超过了2-3L,就会出现外周和骶骨凹陷处水肿(引起外周组织缺氧,容易导致皮肤相关的溃疡)

3.体液的组成

水构成了机体体重的60%(三分之二是细胞内液,三分之一是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主要是组织间液体,只有15-20%是血液和血浆;

危重病人有毛细血管渗漏,细胞外液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依据机体液体构成的需要,液体复苏和维持需要选择不同的液体

细胞内:主要是缺少水。

组织间隙:主要是缺少水和电解质;

血管内:缺少血浆或者红细胞。

4.机体的液体平衡

电解质和水的摄入(肠内或静脉)和排泄(肾脏、消化道、皮肤的不显性失水和肺)决定了机体整个的平衡状态。

液体摄入

正常健康人平均需要水:25–35mL/kg/day;钠:约1mmol/kg/day;钾:约1mmol/kg/day;

当计算摄入量的时候,必须要将静脉输注的药物计算在内(抗生素、类固醇、强心药等)

液体排出

持续的排泄有以下几种

肾脏排泄(对于正常健康的成人来说,每天至少需要ml的尿液来维持水平衡和肾功能)

肾脏是最主要的水和电解质的调控器官;

多尿预示潜在的经过肾脏的液体丢失、电解质丢失和钾离子丢失;

危重病人、外科病人和分解代谢增加的病人可能会有少尿。

胃肠道丢失(主要是通过粪便的形式排出-ml/day)

呕吐:能够丢失大量的钾离子、氯离子,引起低氯血症(低钾血症)性代谢性碱中*。

胆道丢失,胰腺丢失或者形成的一些瘘,丢失液体;

回肠或者空肠丢失,如果出现肠穿孔或者肠瘘;

腹泻或者结肠造口引起液体丢失。

5.临床使用的晶体液

复苏、补液、维持机体需求所需要的液体主要分为两大类,也就是晶体和胶体。

晶体液

和血浆渗透压、构成成分类似的电解质溶解在水中,称为晶体液;

价格便宜,容易储藏;

通常来讲,输注的晶体液有25-30%来补充血容量,其余的渗透到组织间隙中去了;然而这种认识是基于生理情况的研究,结果从大量健康志愿者中获得。

大量的随机对照实验证实,对于低血容量的患者来说,相对于一些胶体,晶体的扩容效果比想象的要大,液体复苏所需要的液体量和胶体相比,比例是1.3:1-1.4:1之间。然而这些研究并没有将之前的液体复苏情况考虑在内。有部分的研究证实胶体相对于晶体来说,能够更快的获得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

1
查看完整版本: 液体治疗危重病人的液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