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天性耳聋基因
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亦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携带比率:耳聋患者21%,正常人群2~3%。大部分表现为双耳先天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多为非进行性耳聋、双耳对称性;少部分表现为轻、中度耳聋、儿童期可迟发性或进行性耳聋。
2迟发性耳聋基因
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携带比率:耳聋患者19%,正常人群2.6%。表现为程度不等的耳聋、儿童期迟发或进行性耳聋、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近1/3的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患儿能通过听力筛查,随着年龄增长听力逐渐下降,最终全聋。头外伤、感冒、噪声、坠床等可诱发或加重耳聋。
3药物性耳聋基因
据统计,我国目前7岁以下聋儿80万,其中30多万是由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所致。90%以上的药物性耳聋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引起,低剂量使用就会出现耳鸣,甚至严重的听力下降,导致一针致聋。此类基因突变的遗传只通过女性遗传给后代,若母亲携带此类基因突变,可提醒其本人和后代一定要禁止使用氨基糖甙类药物,避免发生耳聋。
4后天高频耳聋基因
临床表现为高频听力受损的进行性语后聋,起初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逐渐累及全频,发病年龄多在10~20岁。
说了这么多
大家对耳聋基因是否有所了解了呢?
让我们做个小调查
谢谢大家的参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