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洲复苏委员会(ERC)和欧洲重症监护医学会(ESICM)合作为成年人制定了心肺复苏后的治疗指南:成人心跳骤停后,选择32-36°C之间的恒定体温作为目标体温,体温管理的持续时间最少24小时,在目标体温管理结束之后,对患者进行发热的预防和治疗。
2.中国心脏骤停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管理专家共识:ROSC后仍昏迷的患者,应当实施TTM质量,温度控制在32-36℃,至少24小时,复温的速度应该控制在每小时0.25-0.5℃,复温后积极预防发热的发生。
3.CCM杂志心跳骤停后高质量体温管理:TTM是目标体温管理取代亚低温,是对院外心跳骤停患者唯一有益的干预措施,TTM在自主循环恢复之后,越早越好。体温可以选择33-36℃之间的稳定,最重要的是维持体温恒定。维持时间需要24小时以上,新生儿维持72小时。复温速度应当控制在0.15-0.25℃/h。复温后的48h内,必须要维持患者体温在正常范围,避免发热情况出现。
4.西雅图颅内高压分层诊治专家共识:常规控制体温低于35℃,避免核心温度超过38℃,当其他方法无法控制颅内压的时候,控制体温在35-36℃(T-3层治疗方案)。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