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外科的诊断和处理的基础上,针对手功能障碍的各种因素,例如瘢痕、挛缩、粘连、肿胀、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感觉丧失或异常等,采用相应的物理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以及夹板、辅助器具等手段,使伤手恢复最大程度的功能,以适应每日日常生活活动和工作、学习。
手的功能位
1、功能位
腕背伸约20°~25°,拇指处于对掌位,掌指屈曲15°~30°及近指间关节屈曲30°~45°,远侧指间关节微屈曲15°。
2、休息位
内在肌和外在肌张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腕关节微背伸约10°~15°,并有轻度尺偏。
康复评定
1、肌力测试
1)手的握力;
2)拇指分别与示、中、环、小指的捏力;
3)拇指与示、中指对指时的捏力;
4)拇指与示指桡侧内收的侧捏力;
5)徒手肌力检查,握力计,捏力计检查。
2、感觉测试
1)手指触觉、痛觉、温度觉和实体觉测定;
2)两点辨别试验;
3)Moberg拾物试验;
4)肢体体积测量;
5)灵巧性、协调性的测试。
3、灵巧性、协调性及功能性的测试
1)Jebson手功能测试;
2)明尼苏达操作等级测试(MRMT);
3)Purdue钉板测试(thepurduepegboardtest);
4)Dash上肢功能评定量表;
5)关节主被动活动度测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