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即血透患者的生命线,是透析治疗的血管通路,在透析前的日常护理治疗中,应全力保护所有的上臂的血管。如果一定需要检查或输液时,尽可能使用手背或者脚踝附近的血管,对上臂血管的良好保护会大大增加造瘘成功率。
手术期护理
#01造瘘血管的选择:选择非习惯使用侧手臂,静脉充盈良好者。
#02术中吻合的血管张力:吻合术中动作轻柔,避免造成吻合血管的牵拉移位,减少吻合血管的张力。
#03术后的包扎护理:加压包扎适度,不易过紧。适当抬高肢体左右,保证肢体血液通畅避免受压。定期触摸手术部位是否有血管震颤,监听血管杂音。需要注意的是内瘘处不可包扎过紧,同时注意观察内瘘处不可有血肿和瘀斑、局部不可渗血。
#04术后的换药护理:术后2-3d换药1次,严格进行无菌消*处置,避免感染的发生。术后14d拆线后可以进行手的功能训练,以握橡胶圈1次持续1min,每日10-20次。
术后的日常护理
#01提高造瘘侧上肢,有利于回流,减轻肿胀。
#02禁止在手术侧肢体测血压和进行穿刺。
#03禁止造瘘侧卧位,注意造瘘侧肢体保暖,不易持重物及剧烈活动。
#04保护好造瘘方向肢体的血管,防止内瘘部位暴露在外,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引起的伤害或皮肤损伤,发生破损时应立即进行消*护理。要鼓励患者适当活动,每天清洗、涂擦一些保护性油脂,使皮肤柔软,不要负重防止外伤,并避免有瘘的上肢长时间高举,有动脉瘘的上肢最好用套袖保护。
#05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低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应当积极治疗上述原发病,避免其对血管造成进一步的损伤。烟对血管的损伤很大,需戒烟。透析治疗时要注意预防低血压,心律失常如急性房颤等情况发生,避免因此导致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
透析前后的护理
#01内瘘的首次需内瘘成熟至少需要4W,最好8~12W后再开始穿刺。
#02透析前应严格清洁手臂,使用清水清洁干净内瘘的手臂。冬天注意肢体保暖,以免血管受冷痉挛。透析过程中应避免肢体过度活动,以免穿刺针头损伤血管内膜引起血栓形成。透析结束拔针后,压迫止血也是保护内瘘的重要环节,指导患者自己掌握压迫的技巧。穿刺处一般用1cm*1cm正方形纱布压迫止血,也可以选用创可贴贴在上面再用纱布压迫。压力要适当,以既能止血又能感到血管震颤为好。一般为30min放松,2h取下纱布,24h禁止擦洗穿刺点。
#03透析治疗后24h,切勿污染或浸湿内瘘皮肤穿刺点,一旦内瘘皮肤穿刺点被浸湿,应立即用75%的酒精或碘伏消*两次,再用无菌纱布包扎或创可贴覆盖,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