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新建区66岁的汪奶奶,年实施了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自年始,其右侧髋关节出现疼痛,日常行走过多及劳累后加重,疼痛呈进行性加重,夜间疼痛无法入眠,并伴有活动受限,在外院进行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年9月,汪奶奶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医院骨伤九科就诊。
马泽仁主任对汪奶奶进行了专科检查,发现老人的右下肢出现跛行,右髋关节腹股沟处压痛,髋关节活动受限,右下肢短缩约3cm。X光片显示,老人的右侧髋关节呈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改变,假体松动。翻修前针对汪奶奶的情况,马泽仁主任组织关节团队讨论后决定为她实施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由于患者高龄,病程较久,该手术风险很大。手术进程、术中出血、假体取出、组织粘连的分离、各项神经的解剖、再次置换关节的位置、关节规格大小、伤口感染,及术中的生命体征、术后肢体功能等等,都至关重要。
“一是髋臼杯松动取出后缺损很大,需要垫块修补缺损;二是原有的假体柄是水泥固定,取出很困难,创伤大,风险高。”马泽仁主任说。
在完善手术方案及术前检查后,9月26日,马泽仁主任关节团队为汪奶奶成功取出右侧髋关节假体并行假体翻修术。手术很顺利,术后老人疼痛感明显减轻,关节功能逐步恢复中。
翻修后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人工髋关节翻修术,顾名思义,就是做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人工假体失效,需要进一步植入新的假体,重新重建髋关节结构,恢复关节功能的一种手术。导致原本人工髋关节假体失效的原因,包括假体无菌性松动、关节假体感染、假体周围骨折、周围骨溶解、假体磨损断裂等。其中无菌性松动、假体感染、假体周围骨折是国内最常见的翻修原因。髋关节翻修术的常用分型.髋臼侧Paprosky分型:
根据髋关节中心移位、坐骨支溶解、Kohler线移位、泪滴移位的程度。如下图:
2.股骨侧的分型
Ⅰ型:股骨近端未受累或轻微受累,股骨远端未受累。
Ⅱ型:股骨近端缺损,股骨远端未受累。
Ⅲ型:股骨近端明显缺损,股骨远端髓腔受累。
Ⅳ型:股骨近端明显缺损,股骨髓腔膨大。
髋关节翻修术的方法股骨ETO、植骨非骨水泥压配臼固定、Jumbo–Cup、金属垫块(TM)、Cup–Cage技术等等。
ETO示意图
如何保护人工髋关节作为患者,手术后该注意什么才能避免人工髋关节假体失效呢?
.手术后早期严格遵循医嘱,按照医师指导进行功能锻炼,避免深蹲、髋关节极度屈曲内旋等动作,预防术后早期脱位。
2.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重体力劳动以及剧烈运动,避免关节假体过度磨损,也要避免跌倒或暴力外伤导致假体周围骨折或假体断裂等。存在骨质疏松的患者,需要进行正规的抗骨质疏松治疗。
3.细菌的血行性传播是关节感染的重要原因,在关节置换手术后,若出现感冒发热、咳嗽咳痰、牙疼、局部组织红肿等可疑细菌感染的症状,请尽早到医疗机构就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避免感染进一步扩散最终导致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4.更多术后注意事项,请务必留意手术医生告知。
术后需注意的动作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专家
您身边的家庭医生
马泽仁
副主任中医师、大骨伤科副主任、骨伤九科(脊柱关节外科)主任
江西省骨科学会委员,南昌市骨伤学会委员,南昌市关节运动医学学会(关节镜学会)委员。从事骨科专业20余年,理论基础扎实,外科技术精湛,坚持运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各种脊柱、关节、小儿疾患,在髋、膝、肩、肘等各种关节置换方面有独特之处。擅长运用微创及开放手术治疗各种脊柱损伤,擅长运用关节镜处理肩关节、膝关节等运动损伤。
徐小生
副主任中医师骨伤九科副主任
江西省中医骨伤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医学专业组副主任委员兼秘书,江西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骨科临床多年,在骨科髋、膝、肩关节疾病领域,特别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膝关节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中青年股骨头坏死、髋、膝和肩关节骨性关节炎,对人工全髋、全膝、肩关节置换手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王振宇
骨伤九科主治医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骨关节外科的基础及临床。擅长骨与关节创伤等疾病的诊治,髋、膝、肩等疾病的诊治,特别是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等的手术治疗有丰富的经验,膝骨性关节炎的保膝阶梯性治疗上有较为深刻的体会与理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