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精细化护理管理在提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
1、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及ICU营养护理的5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精细化肠内营养护理管理的5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同时开展ICU营养护理,即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观察患者肢体活动、神志、尿量改变及瞳孔等状况,积极做好急救准备,备好急救器械、药品;帮助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对患者的口腔、呼吸道、皮肤、消化道及泌尿系统进行护理管理。观察机体营养水平变化,给予患者高维生素、高纤维、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必要情况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内容包括:
(1)饮食管理: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保证机体有充分的维生素、能量及蛋白质等相关物质摄入,故能于伤后24小时给予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常规实施十二指肠置管,起始时给予患者小剂量流食,在持续24小时、48小时后输注营养液,依据患者颅脑损伤实际情况变化调整剂量。同时,在输注营养液过程中,可应用加热器维持营养液温度为38℃~40℃,预防过热或过冷。
(2)并发症护理管理:于滴注营养液前后用无菌生理盐水、温开水对管腔进行冲洗,且在治疗过程中,护士需严密监测患者脉搏、血压及呼吸等相关生命体征,注意患者有无腹泻、恶心呕吐及腹胀等情况发生,及时处理并发症、不良反应;患者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并帮助医师及时实施抢救。
(3)感染护理:强化口腔护理管理,注重口腔清洁,2次/天,坚持定期更换胃管,常规胃管更换为1次/周,硅胶胃管更换为1次/月。
(4)加强观察:实施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对患者有无呼吸急促、突然呛咳等相关误吸症状进行观察,明确是否出现腹痛等严重症状,对患者的体温、排便形态改变等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定时监测患者的胃残余量,每8小时一次,依据患者的胃残余量对营养液输注速度、剂量进行适当调整。
(5)心理护理管理:患者因病情、治疗方法的特殊性,易产生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对患者情绪改变进行详细了解。采用温和语言及亲切态度,给予患者关心与安慰,为患者提供心理、精神支持,对患者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使患者感受到被重视。
2、结果
护理第20天两组患者的STP、Hb、PA水平均低于护理第1天,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管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社会领域、生理、环境、心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便秘、消化道出血、肢体肌肉萎缩、腹泻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精细化护理管理能有效提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维持机体营养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原作者:余巧敏
原作者单位:宁波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