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求精团结创新
保持手部卫生是预防和控制有害细菌传播和感染,保障人体健康安全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孩子的安全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儿童的伤害预防及急救常识的学习是幼儿园老师和孩子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为了孩子们健康安全的成长,2月7日湖南医院手术室、泌尿外科、儿科的医护人员来到醴陵市机关幼儿园大班开展健康科普知识宣教活动,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和老师们普及了手卫生,海姆立克急救法,儿童骨折的简易包扎方法。
活动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开始,儿科护士长易湘醴循循善诱地讲解养成良好的手部清洁习惯重要性,教会小朋友们应该在哪些时候洗手,如何正确洗手。讲解完后,还现场演示了七步洗手法。泌尿外科护士长谭朝容绘声绘色地向大家展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并指导幼儿园的老师们进行现场情景实操。手术室护士长文湘华对于儿童骨折情况的紧急处理,如何有效固定,妥善包扎,伤口的处理,病情的观察做了形象生动的讲解。
(七步洗手法演示)
(展示海姆立克急救法)
(儿童骨折情况的紧急处理)
整个宣教过程老师和小朋友们听得非常认真,积极互动,小朋友们一个个踊跃发言,兴致勃勃,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
通过这次科普宣教活动,不仅传播和普及了健康知识,还加强了幼儿园老师、幼儿对于手卫生,海姆立克急救法,儿童骨折等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和提高了老师孩子们学习救护知识的兴趣,预防和减少校内意外事故的发生。
科普知识一、七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
双手掌心相对,相互揉搓
2掌心对手背,沿着手指缝互相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着指缝相互揉搓
4十指弯曲,双手相扣,互相揉搓
5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转动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6一只手五指指尖并拢,在另一只手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7腕部也需要清洁,旋转揉搓手腕,双手交换进行
正确洗手小贴士:除了遵循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还需注意
使用流动的水
配合使用肥皂或消*洗手液
洗手时间不少于30秒
最后要用流动的水将手部泡沫清洗干净,并用洁净的纸巾擦干
二、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行之有效的婴儿吸入异物的急救方法,宝宝不小心吃东西卡住喉咙,处理不到会危及性命!
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学会这种急救方法,尤其是3岁以内的孩子,非常实用。
三岁以下宝宝
.对于3岁以内的宝宝,将婴儿面朝下放置在手臂上,手臂贴着前胸
2.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卡在下颌骨位置
3.另一只手在婴儿肩胛骨中间拍5次,观察有没有异物吐出另一只手拍打其背上拍5-6次,如异物吐出来,就可以停止重复这个动作。
如果异物未吐出,可以把孩子翻过来!
让宝宝躺在坚硬的地面上,或者抢救者跪下,把宝宝放在两条腿之间
宝宝的面朝前,抢救者用两手的中指或者食指,放在宝宝胸廓和肚脐下的腹部位置,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是千万不能用力过猛,以免伤了宝宝的内脏,这个动作可以重复做,直到宝宝把异物排出。
三岁以上的宝宝
.将婴儿面朝下放置在手臂上,手臂贴着前胸
2.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卡在下颌骨位置
3.另一只手在婴儿肩胛骨中间拍5次,观察有没有异物吐出
三、孩子骨折后该怎么做?
家长在遇到儿童骨折的情况后,首先要尽量保持镇静,不要慌张,并及时采取急救处理办法,根据医院就诊。
孩子骨折后要如何紧急处理?根据具体情况不一样,家长应该采取不同的办法进行处理。
.孩子发生骨折后,如果有皮肤损伤和出血,家长要先用干净的床单、衣服等进行包扎止血;
2.如果是开放性的骨折,注意不要把暴露在外面的断端塞回去,因为这样容易诱发感染,也可能会造成二次损伤,增加接下来医生治疗的难度。如果不是开放性的骨折,但肢体已经有明显的弯斜,家长也不要自行去掰正,这样可能会增加血管神经的损伤,增加孩子的痛苦,也增加了复位的难度。
3.对于儿童骨折的部位,要做好固定,在有夹板的情况下可用夹板固定,如没有,可根据现场的情况,比如用木条、树枝等硬物简单固定,限制孩子的活动。
4.要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生命体征,除了骨折部位受伤,其他情况还好,家长可以驾车或打车,医院就诊。如果情况比较严重,或者是从高处摔下来的情况,考虑有可能是脊椎损伤,则不要轻易搬动孩子,及时打20急救电话求助。
组稿:手术室谢敏娜刘维素微编:王芷杨
审核:刘朝晖终审:张见日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