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5日,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天子山大道1号的武汉巴登城生态休闲旅游开发项目一期工程发生一起较大建筑施工坍塌事故,事故造成6人死亡,5人受伤。
灾害事故现场由于碰撞、建筑物倒塌等因素可能造成人员骨折,骨折是灾害事故现场较为常见的创伤,在灾害事故现场需要对骨折部位进行临时固定,主要是为了防止骨折端活动刺伤血管、神经等周围组织而造成继发性损伤,减少疼痛,便于移动。现场骨折固定时,常常就地取材如:2-3cm厚的板状物(木板、竹竿、树枝、木棍、硬纸板、枪支、刺刀等),均可作为固定代用品,若找不到固定物,如大腿骨折可用健肢做固定。
下面向大家介绍在灾害事故现场如何对伤员进行简单有效的固定急救处置。
1.注意事项
固定材料不能与伤员的皮肤直接接触,可借助棉花等较为柔软的物品固定好,尤其是骨突出部与夹板两头要处理好。
2.固定的原则
①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
②夹板长短与肢体长短相对称;
③骨折突出部位要加垫;
④先固定骨折上下端,后固定两关节;
⑤四肢固定时露指(趾)尖,胸前挂标志。
3.常用的固定材料
常用的固定材料包括:头部固定器、颈托、脊椎板、躯干夹板,在没有专业急救物品时,也可使用木条、门板、衣服、毛巾、杂志等对伤者进行固定。
4.常见的骨折固定方法
①大悬臂带法
大悬臂带法主要用于上臂、前臂、手腕损伤和可弯曲的肘部关节损伤等固定,具体操作步骤:将三角巾一底角穿过伤肢与胸之间,经颈后拉至伤侧肩部,伤侧手略高于肘关节,顶角应在伤侧肘部,另一底角向上反折,覆盖前臂,两底角在伤侧锁骨上凹处打结,前臂悬挂于胸前,顶角拧紧,塞于肘后,在打结处加垫完成。
②颈椎骨折固定法
③肱骨骨折固定法
④胸椎、腰椎骨折固定法
⑤锁骨骨折固定法
(a)步骤1
(b)步骤2
(c)步骤3
(d)步骤4
(来源: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